校(院)舉辦2025年秋季學期干部培訓會

發布時間:2025-09-02通訊員:王炯垚 攝影:魏帥 李曉白 王炯垚出處:宣傳部(新聞中心)供稿審核人:于萍責任編輯:王炯垚訪問量:192

8月31日至9月1日,校(院)舉辦2025年秋季學期干部培訓會,校(院)黨委書記吳衍濤、校(院)長段培永出席會議并講話。段培永、校(院)黨委副書記劉玉,駐校(院)紀檢監察組組長、紀委書記房克樂分別主持會議。校(院)領導班子成員、中層干部、教學科研單位內設管理機構負責人、教師黨支部書記,以及管理服務部門科級干部參加會議。

 


吳衍濤在講話中指出,今年以來,校(院)上下聚焦高水平大學建設目標任務,全力“抓黨建、提質量,重內涵、強學科,謀創新、促轉化,補短板、揚優勢,興文化、固根本,深改革、增活力,建體系、沖一流”,不斷開創高水平大學建設新篇章。上半年,省委對校(院)進行了巡視,要以巡視整改為契機,加快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發展、持續深化內部治理體系改革,真正做到“抓整改、見成效,守底線、筑高線,錨定目標勇向前、凝心聚力‘沖一流’”。

 

一要統一思想、提高站位,深刻認識巡視整改的重大意義。抓好巡視整改,是旗幟鮮明講政治、全面推進從嚴管黨治黨的應有之義,要將巡視整改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要政治任務,作為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具體行動,持續深化全面從嚴治黨,以實際行動踐行忠誠干凈擔當。抓好巡視整改,是規范運行建體系、切實提升內部治理效能的必然要求,要進一步規范運行、激發活力,切實把整改成效轉化為高水平大學建設的制度優勢和強大動能。抓好巡視整改,是破解難題促發展、加快推進一流大學建設的難得機遇,要聚焦反饋問題,深挖根源、徹底整治,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科技創新能力和社會服務水平,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高等教育。

 

二要精準發力、靶向施策,切實做好巡視整改的各項工作。一是壓實責任鏈條,動真碰硬抓整改。主動把做好巡視整改同落實黨中央部署和省委要求結合起來、同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和高校領域突出問題系統整治結合起來、同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結合起來,同頻共振、一體發力。二是堅持問題導向,標本兼治抓整改。各部門單位要結合上級要求和校(院)實際,提出管根本、利長遠、促發展的整改舉措,力爭做到“巡視一點、規范一片,整改當前、解決長遠”。三是強化監督問責,提升質效抓整改。紀委機關、組織部門,要加大對巡視整改的日常監督;各部門單位負責人要知責擔責、負責盡責,確保整改成效經得起歷史檢驗。

 

三要重整行裝、勇毅前行,全力推進各項事業高質量發展?!皼_一流”是加快內涵提升的難得機遇,校(院)上下要提高思想認識,以巡視整改為契機,聚焦瓶頸制約、全力攻堅,一步一個腳印地把“沖一流”路線圖、施工圖變成高水平大學建設的美好現實。一是“一流建設”要堅持“黨的領導”。要抓實政治理論武裝、夯實基層黨建基礎、打造黨建特色品牌,持續推進從嚴管黨治黨向縱深發展、向基層延伸。二是人才培養要堅持“立德樹人”。要提升思政育人實效、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推進優良學風建設、做好研究生推免工作、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全面提高育人質量。三是科教改革要堅持“協同共進”。要進一步推進“放管服”改革、院所一體化改革,進一步健全科教融合制度體系,不斷優化內部治理、提升運行效能。四是科技創新要堅持“立地頂天”。要提高服務重大戰略能力、強化高能級平臺建設質效、提升基礎研究水平、優化科研組織范式,瞄準“硬科技”、產出“硬成果”,做到基礎研究要有真發現,技術創新要解決真問題,成果轉化要有真成效。五是社會服務要堅持“需求導向”。要強化“工科大學服務產業發展就是服務國家戰略”的理念,深化校地校企合作、強化標志性成果培育、優化科技成果轉化體制機制,全面推進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六是學科建設要堅持“雁陣發展”。要全力推動“沖一流”學科建設、學科布局優化調整和學位點提質擴容,全力推進學科內涵建設。七是人才引育要堅持“精準有效”。要強化高層次人才精準引育、全面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切實用好現有人才、引進急需人才、穩定關鍵人才、培養未來人才。八是開放辦學要堅持“合作共贏”。要持續深化國際科技合作,切實強化國際合作辦學,加大國內交流合作力度,切實以高質量合作助推高水平大學建設。九是文化建設要堅持“賦能增效”。要打造科教融合特色文化、履行高校文化傳承創新職能、提升宣傳工作實效,努力建設一流大學文化。十是辦學治校要堅持“師生為本”。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持續改善民生福祉、扎實推進平安校園建設,近期要重點做好開學前各項準備工作,真正將愛和溫暖傳遞給每一位師生。十一是干事創業要堅持“清正廉潔”。要鍥而不舍糾四風樹新風,真正將八項規定要求融入日常、抓在經常;加快推進清廉校院建設,營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環境氛圍。吳衍濤強調,要聚焦校(院)發展的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對照教育強國強省建設規劃綱要、三年行動計劃相關要求,科學精準論證校(院)“十五五”規劃。

 

四要主動擔當、積極作為,全面提升建設一流大學的能力本領。全體師生員工要切實做到“學習、用心、盡力,團結、公道、正派,忠誠、干凈、擔當”。要把“學習”視為一種常態,及時跟進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科技、人才等的系列重要論述和最新講話精神,聯系實際學習方針政策和業務知識,爭做崗位的行家里手。要把“用心”視為一種境界,奮力拼搏、積極作為,多干實事、少務虛功,真正用實實在在的業績為高水平大學建設貢獻力量。要把“盡力”視為一種自覺,拼搏進取、加壓奮進,堅持唯星必摘、唯旗必奪、唯分必爭、事爭一流。要把“團結”視為一種責任,以校(院)發展大局為重、以師生利益為重,真正形成一條心干事業、一盤棋抓工作、一股勁促發展的生動局面。要把“公道”視為一種原則,一切以事業發展為出發點、以實績實效為落腳點,將“公”字融入辦學治校各環節各領域。要把“正派”視為一種修養,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凈凈做事,切實打造既能按章辦事、又能心情舒暢,人心思齊、人心思上的發展氛圍。要把“忠誠”視為一種品格,切實把牢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切實擔負起“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責任,自覺把校(院)黨委各項決策部署落到實處、見到實效。要把“干凈”視為一種底線,時刻自重自省、嚴守紀律法規,真正做到“為民用權、秉公用權、依法用權、廉潔用權”。要把“擔當”視為一種必須,時刻把使命放在心上、把責任扛在肩上、把事業抓在手上,以實際行動為校(院)各項事業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校(院)將持續健全能上能下的選人用人機制,強化“誰行誰上”的鮮明導向,切實激發廣大教職員工干事創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吳衍濤強調,校(院)上下要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踔厲奮發、勇毅前行,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擔當,奮力書寫“強國強省建設、工大(科院)有為”的時代答卷,為助力山東在全國發展大局中“走在前、挑大梁”貢獻工大(科院)力量。

 


段培永全面總結了校(院)上半年工作取得的成效,深入分析校(院)發展面臨的挑戰和存在的問題短板。他指出,校(院)上下要以年度工作目標和重點任務為導向,以巡視整改為契機,銳意進取、迎難而上,推動各項工作落地見效,助力校(院)高質量發展再上新臺階。

 

一要實施“人才強?!睉鹇?,打造高水平人才高地。一是強化高層次人才引育?!皼_一流”學科、全重實驗室要在引育戰略科學家、科技領軍人才上下大力氣、見大成效;博士點學科及其培育學科要重點引進高水平學科帶頭人和學術骨干,打造教育、科技、人才協同發展新優勢。二是健全人才分類評價機制。要盡快建立以實際貢獻和高質量代表性成果為核心的人才評價制度,針對不同崗位性質和職責,構建分類清晰的職稱評審、聘期考核指標體系。三是打造人才發展良好環境。職能部門和用人單位要進行人才引進流程再造,提升人才“面試-體檢-批準-備案”的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統籌硬待遇保障與軟環境建設,構建“制度激勵-資源賦能-文化涵養”三位一體的人才發展長效機制。

 

二要落實立德樹人,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一是加強學科專業結構優化。緊扣科技前沿與國家戰略需求,持續優化學科專業結構,探索設置低空技術與工程、海洋工程與技術等國家急需緊缺本科學科專業。二是加強專業建設。要強化專業教學團隊、特色課程和教材、實驗室、實訓實踐基地建設,推進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加快構建山東省人工智能通識教育課程體系,培育一批“校-院-專業”三級教學能手。三是強化思政課建設。配優建強思政課教師隊伍,引育高水平課程負責人,加強青年教師教學技能培訓,持續深化思政課教學模式和評價方式改革。四是推進科教產協同育人。鼓勵和支持科技前沿成果轉化為教學內容,入教案、進課堂。支持本科生“早進實驗室、早進研究所、早進課題組”,完善學科競賽組織與激勵機制,提升學生參賽覆蓋面與獲獎層次。五是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高質量建設省卓越工程師學院。支持研究生加入科研團隊、深入企業一線開展創新實踐,加強研究生導師隊伍建設,扎實做好研究生管理服務工作。六是推動AI賦能學習方式變革。構建智能化情景交互學習模式,為學生提供更靈活的學習方式、更豐富的學習資源。七是完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加強教風學風考風建設,構建教學質量“監測-診斷-反饋-整改”的全流程閉環質量監控體系。

 

三要堅持學科引領,打造學科“硬實力”。一是持續打造強勢學科。堅持“做強工科、做優理科、做精文科”的思路,推動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輕工技術與工程兩個學科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加快孵化新興學科和交叉學科,培育新的學科增長點。二是強化人文學科建設。推進文理交叉團隊建設,強化科研的組織性,探索建立適應人工智能時代的新型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組織形式,實現人文學科創新發展。三是籌建山東省人工智能學院(人工智能聯合研究生院)。統籌好省內外資源,力爭打造人工智能人才集聚“高地”、本-碩-博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特區”、科技創新和服務產業發展“試驗田”。

 

四要強化有組織的科研,鍛造高科技創新鏈條。一是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和行動。主動融入國家重大戰略,深入實施“六個一”工程,積極探索人工智能賦能材料、生物等領域的技術研發模式創新和效能提升,推動“技術研發-工程實現-產品落地”一體化協同發展。二是深挖應用基礎研究潛力。制定2026年基金申報時間表與路線圖,研究出臺鼓勵基金申報的激勵約束政策,確保明年基金獲批數量實現突破。三是聚焦“項自從哪里來”,緊扣“項目要解決什么實際問題”,緊盯“項目成果奔哪里去”,建立“企業出題-校(院)解題-市場閱卷”科研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機制,推動科技成果高效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四是向急需“硬科技”進軍。依托高能級創新平臺,聯合國內著名高校、頭部企業和科研院所,打造開放合作、互利共贏的科研生態,發揮高能級平臺在“大團隊-大項目-大成果”創新鏈條上的支撐作用。

 

五要堅持開放辦學,開創國際國內交流合作新格局 。一是扎實推進與國內高校院所交流合作。全面落實與上海交通大學、中國海洋大學等一流高校合作協議,學習借鑒對標高校浙江工業大學的發展邏輯與方法。牽頭建設好山東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等教育共同體。二是持續深化與國際高校院所務實合作。加快推進與國外對標高校弗林德斯大學等高水平理工大學合作進程。推動中白、中哈等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作項目落地,穩步推進“山東省菲爾茲工作室”“中國-上合科創中心”建設。

 

六要優化資源配置,提高管理服務效能。一是加快推進校(院)“十五五”發展總體規劃和專項規劃的編制工作,科學謀劃未來高質量發展。二是優化資源配置。強化籌資能力,優化多地、多校區(園區)辦學基礎資源配置,完善以學部(學院)為實體的資源配置機制,推進公共資源有償使用。三是健全內部控制體系。強化內控制度建設,明確各級經濟責任,構建校(院)、二級單位兩級內控體系,四是推進信息賦能管理和服務。開發教學、管理、服務一體化智能平臺,探索“需求精準識別、服務主動規劃、全程智能辦理”的師生服務新模式。

 

段培永對做好秋季學期開學工作作出部署:一是扎實做好2025級新生入學工作。統籌推進新生入學教育、軍事訓練、消防演練、開學典禮等重點任務,配齊建強新生輔導員、班主任等學生管理隊伍,幫助新生快速融入校園生活。二是精心上好新生“開學第一課”。各學部(學院)要統籌組織好備課、聽課等工作,主任、院長要帶頭為2025級新生講授“開學第一課”。三是毫不松懈抓好安全工作。要聚焦消防、飲食、宿舍、實驗室、交通安全等重點領域,全面開展安全隱患排查和集中整治,營造安全、整潔、美觀、舒適的學習生活環境。

 

段培永強調,新學期重任在肩、唯有奮斗。全體教職員工要以更飽滿的熱情、更昂揚的斗志、更務實的作風,凝心聚力、只爭朝夕、真抓實干,全力完成全年目標任務,持續開創校(院)高質量發展新局面,奮力譜寫高水平大學建設新篇章!

 

 

劉玉就貫徹落實好本次會議精神提出三點意見:一要認真學習貫徹會議精神。各級黨組織和各部門單位要全面學習本次會議內容,加快推進校(院)黨委部署落實落地。二要切實抓好巡視整改工作。強化責任擔當,堅持問題導向,動真碰硬、標本兼治,做到真改、實改、徹底改,切實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和干事創業的良好氛圍。三要奮力推進“沖一流”建設。要聚焦任務目標、細化責任分工,全力做好各項工作,切實以高度的責任心和使命感,努力把“沖一流”路線圖變成高水平大學建設的美好現實。

 

 

會議邀請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副會長、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學評估中心原副主任王戰軍教授作專題報告。段培永在主持報告會時強調,校(院)上下要進一步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借鑒北京理工大學等知名高校學科建設的先進經驗,更加注重學科集群建設,發揮學科融合新優勢,構建更科學的學科管理體系,積極探索新路徑,推進學科建設再上新臺階。

 



會議邀請省紀委監委第四監督監察室二級調研員任君主任作紀律教育報告。房克樂在主持紀律教育環節時指出,校(院)要以此次紀律教育為契機,樹牢擔當之志、提升作為之能,在機遇面前主動出擊,在困難面前迎難而上,自覺做勇于擔當作為的奮斗者,為推動校(院)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實現高質量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發展規劃處、研究生處、教務處、科研管理部、計劃財務處、人事人才處、國際合作處負責人結合2025年上半年工作完成情況和下半年工作計劃依次作專題交流發言。

 

 

計算學部主任吳曉明、光電學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倪家升分享了省委黨校和國教院培訓學習體會。

 

工大要聞

99久久er这里只有精品_久久久久久久久熟女AV_久久国产精品免费一区_色婷婷亚洲精品天天综合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