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記偉大歷史勝利,凝聚強大奮進力量。初秋的華夏大地,天朗氣清,萬物并秀,滿目新景。伴隨著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的盛大召開和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鏗鏘足音,我們迎來充滿希望的新學期,開啟新的奮斗征程。
爭先競位,從全局上謀勢。善弈者謀勢,善謀者致遠。新學期伊始,校(院)召開2025年秋季學期干部培訓會,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總結上半年工作進展,部署安排下半年重點任務,持續提升干部履職能力和干事創業本領。黨委書記吳衍濤立足校(院)事業發展全局,結合巡視整改相關要求,從“深刻認識巡視整改的重大意義、切實做好巡視整改各項工作、全力推進各項事業高質量發展、全面提升建設一流大學的能力本領”等四個方面作了總體部署,系統闡釋加快高水平大學建設的“十一個堅持”,明確了“沖一流”的內涵要求、目標任務和實施路徑。校(院)長段培永全面總結、系統回顧了上半年工作成效和問題不足,聚焦“打造高水平人才高地、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打造學科‘硬實力’、鍛造高科技創新鏈條、開創國際國內交流合作新格局、提高管理服務效能”等六個維度,謀劃部署、推進落實下半年重點工作。會議進一步統一了思想認識、明確了使命要求、指明了前進方向、提振了信心士氣,向全體師生發出爭先競位開新局、鍛長補短塑優勢的“動員令”,奏響錨定目標勇向前、凝心聚力“沖一流”的“最強音”,全面開啟校(院)內涵發展、特色發展、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
鍛長補短,向薄弱點發力。甘瓜抱苦蒂,美棗生荊棘。問題是時代的聲音。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每個時代總有屬于它自己的問題,只要科學地認識、準確地把握、正確地解決這些問題,就能夠把我們的社會不斷推向前進?!庇谛#ㄔ海┒?,短板弱項就是發力空間,不管是巡視反饋的問題,還是校(院)發展中面臨的瓶頸制約,都是我們前進路上繞不過去的“攔路虎”和“絆腳石”。我們要堅持問題導向,以巡視整改為契機,全面客觀地分析問題、歷史辯證地看待問題、實事求是地解決問題,主動“揭短”、靶向發力,努力在劣勢領域補足“短板”,切實把“攔路虎”變為“助推器”、把“絆腳石”變成“墊腳石”。特色優勢就是關鍵切口,我們要立足現有基礎、用好資源稟賦,系統梳理校(院)突出的比較優勢,把握主動、拓展強項,不斷在優勢領域鞏固“長板”,形成鍛長板強優勢、補短板蓄后勢的良性互動,切實把長板拉長、把優勢放大,努力增創和塑造更大的比較優勢,持續推動校(院)在未來發展中擁有先發優勢、占據有利位勢、形成發展勝勢。
錨定目標,于關鍵處落子。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皼_一流”對校(院)來講,既是目標、又是過程;既需要統籌兼顧、全面布局,又需要突出重點、抓住關鍵;既需要加壓奮進、只爭朝夕,又需要一以貫之、久久為功。面對時不我待、稍縱即逝的關鍵契機和千帆競渡、百舸爭流的競爭態勢,我們唯有乘勢而上、躬身入局,砥礪前行、積極作為,以思想引領變革、以改革促進發展、以創新激發活力,找準“沖一流”建設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切入點,牽住辦學治?!芭1亲印?、打好事業發展“組合拳”,才能充分調動一切積極要素,讓“關鍵變量”成為“最大增量”,為高水平大學建設奠定堅實基礎。
在人才培養上提質增效。堅持育人為本、質量為要,深入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抓好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同向同行,加快推進新時代立德樹人工程,積極探索“產學研用創”人才培養模式,扎實構建高質量人才培養體系,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適配度。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持續推動科技產業資源向教育教學資源轉化,抓實質量管控、培育優良教風學風、強化實踐教學、注重創新創業教育,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在科教改革上持續加力。用好改革“關鍵一招”,緊盯發展任務主動“領題”、直面困難瓶頸精準“破題”、積極探索路徑高效“解題”,鞏固拓展改革綜合效能,不斷從“山重水復”中尋找“柳暗花明”,切實激活高質量發展的“一池春水”。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堅持“放”字為先、“管”字跟進、“服”字保障,積極推進管理重心下移,真正讓二級單位發展主體“動”起來,加快從“大學辦學院”向“學院辦大學”轉變;持續深化院所一體化改革,提升“化學融合”質效,推動學科交叉融合,讓學科資源“活”起來,激發學科發展內生動力,形成學科綜合優勢;加快構建科教融合制度體系,健全完善“帶有靈魂”,集管理、治理、服務于一體的制度機制,切實做到“靠制度管人、按制度辦事”,全面優化干事創業環境,讓干事氛圍“濃”起來,不斷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培育新動能。
在創新賦能上主動作為。充分發揮體制、平臺和資源優勢,立足“四個面向”、堅持“立地頂天”,積極推進有組織科研、強化有價值產出、加快集成式轉化,統籌基礎研究、技術創新、成果轉化、產業孵化全鏈條創新,切實提升科技創新整體效能。加快推進高能級平臺建設,高標準建設好全國重點實驗室等戰略科技平臺,全力打造梯次銜接、優勢突出、特色鮮明的高能級平臺協同創新體系,切實瞄準“硬科技”、產出“硬成果”,更好地服務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全力助推產業高質量發展,堅持“需求導向”,充分激發科技創新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放大、疊加、倍增效應,深入實施“六個一”工程,深化校地校企合作、強化標志性成果培育、優化科技成果轉化,全面推進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切實將科技第一生產力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在核心指標上著力突破。優化專業學科布局,堅持“扶優、扶強、扶特、扶新”,精準對接國家戰略和產業需求,凝練學科發展方向,全力推進“沖一流”學科建設,持續推動學位點提質擴容,切實打造重點突出、梯次分明、相互支撐的雁陣學科格局。加快推進文化建設,大力實施文化建設提升工程,加大校訓、辦學理念、大學精神等的宣傳闡釋,弘揚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進黃河文化進校園,培育《向?!返刃@文化精品,持續推動科學院“狼性文化”和工大“儒家文化”相融相長,打造齊風浩蕩、魯韻悠長的科教融合特色文化,以文化賦能各項事業高質量發展。強化高水平對外開放,堅持海納百川、合作共贏,持續深化國際科技合作、強化國際合作辦學、加大國內交流合作,加快推進人才共育、科研共創、平臺共建、成果共享,切實以高水平對外合作助力高水平大學建設。
凝心聚力,在協同中攻堅。孤舉者難起,眾行者易趨。團結是力量的源泉,是戰勝一切困難的法寶。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力量生于團結,幸福源自奮斗”。實現“沖一流”目標非一時一日之功,也不是哪一個人、哪一個部門單打獨斗能夠完成的,而是需要每一位師生員工的辛苦付出和價值創造。每一個人都是主角,每一份付出都彌足珍貴,每一束光芒都熠熠生輝。校(院)“沖一流”新征程上,每位師生員工堅定的信心,積聚起奮力走在前的豪情壯志;每位師生員工前進的腳步,疊加成向未來進發的鏗鏘步履;每位師生員工創造的價值,匯聚成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力量。我們要深入實施人才強校戰略,樹立全面的人才觀,堅持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全面拓寬人才成長發展渠道,持續營造人才良好發展生態,推動共享改革發展成果,激勵引導全體師生員工團結成“一塊堅硬的鋼鐵”,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主動干、爭先干、加油干,想作為、愿作為、能作為,切實形成步調一致向前進、全力以赴“沖一流”的澎湃動能。
篤志前行,雖遠必達。時代潮流,浩浩蕩蕩,唯有弄潮兒能勇立潮頭;歷史車輪,滾滾向前,唯有奮斗者能乘勢而上。棋局布定,落子有聲。讓我們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扛牢山東“走在前、挑大梁”使命擔當,助力塑造高質量發展“十個新優勢”,持續強化以學生為中心的工作理念,著力“抓黨建、提質量,重內涵、強學科,謀創新、促轉化,補短板、揚優勢,興文化、固根本,深改革、增活力,建體系、沖一流”,唯星必摘、唯旗必奪、唯分必爭、事爭一流,奮力書寫“強國強省建設、工大(科院)有為”的時代答卷,為早日建成國內一流、國際有影響的應用研究型大學而不懈奮斗!
云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長夏將盡,秋色漸染。秋日,是收獲的季節,更是奮斗的時節。又是一年秋高時,讓我們一起向未來進發,錨定目標勇向前、凝心聚力“沖一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