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上午,校(院)在長清校區召開2025年度科教產重大創新科研專項部署會。校(院)黨委書記吳衍濤出席會議并講話,校(院)長段培永就專項實施作具體部署。會議由副校(院)長楊美紅主持。各項目負責人、科研管理部相關同志參加會議。

吳衍濤在講話中指出,實施新一輪科教產重大創新科研專項,是進一步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和服務社會水平,全面打造高水平大學建設核心競爭力的又一務實舉措。相關部門單位要主動聚焦國家戰略、產業發展以及學科建設需要,持續健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結合的項目遴選機制,切實跳出“自己出題自己答的圈子”,真正做“有用的科研”。項目負責人要切實強化責任擔當、推動項目落實落地,把項目打造成為校(院)乃至全省科技創新的“標桿工程”。
吳衍濤要求,一要強化“交賬”意識,以標志性成果彰顯創新價值,全力推動項目見行見效,切實將“交賬”壓力轉化為攻堅動力。二要抓實過程管理,以“三個明確”強化落地見效。即目標要明確、監管要明確、保障要明確,加大制度剛性約束,產出一批高水平成果。三要樹立結果導向,以“有績才有效”激發創新動能。堅持任務書就是“軍令狀”、驗收標準就是“硬杠杠”、財經紀律就是“高壓線”,切實做到投入必有產出,真正把“項目賬單”變成“成果清單”。四要壓緊責任鏈條,以“全鏈條服務”提升保障能力。全校(院)上下必須同向同行、一起發力,推動重大創新項目落地見效,產出更多標志性成果,全面賦能產業高質量發展,以實際行動書寫好“強國強省建設、工大(科院)有為”的時代答卷,為助力山東在全國發展大局中“走在前、挑大梁”貢獻工大(科院)力量!

段培永在講話中系統總結了五年來科教產融合創新試點工程取得的成效,深入分析了存在的問題和短板,并對2025年度科研專項實施提出了明確要求。他強調,一是要錨定“高質量”,把好項目任務書執行的“硬杠杠”,建立“雙跟蹤”機制,按照“六個一”工程要求,形成穩定有效的科教產協同創新機制;二是要定位“高價值”,突破重大基礎研究成果,提升優勢學科實力和關鍵技術領域的創新潛力;三是要瞄準“硬科技”,塑造關鍵核心技術創新優勢;四是要聚焦“促轉化”,大力推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既要出成果,也要出人才,多給青年人才“壓擔子”,提供“挑大梁”的機會,打造一支“懂技術、懂產業、能攻堅”的攻關隊伍;五是要嚴把“經費關”,嚴格規范使用經費,守牢負面清單底線;六是要做到“重績效”,在強化項目成果產出和應用評價的同時,把好績效產出的底線和紅線;七是要堅持“強協同”,創新科教產項目管理機制,進一步規范項目績效發放,鼓勵校(院)-學部(學院)-學科-學術團隊協同聯動,推動“大成果”“硬科技”產出。

本次會議明確了2025年度科教產重大創新專項的實施路徑、管理要求和績效導向,為進一步深化有組織科研、打造科教產融合創新高地筑牢根基。下一步,校(院)將持續以“大成果”和“硬科技”的產出彰顯工大(科院)人的使命擔當,為服務國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和我省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