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院)召開慶祝第41個教師節座談會

發布時間:2025-09-08通訊員:蔣曉杰 攝影:李曉白出處:教師工作部(教師發展中心)供稿審核人:鄭眾責任編輯:王炯垚訪問量:1792

為慶祝第41個教師節,著力營造崇教尚學的濃厚風氣,激勵全體教職員工進一步筑牢初心、勇擔使命,9月5日,校(院)在長清校區召開教師節座談會。校(院)黨委書記吳衍濤出席會議并講話,校(院)長段培永主持會議。校(院)黨委副書記劉玉,駐校(院)紀檢監察組組長、紀委書記房克樂,副校(院)長喬丙武、許崇海、吉興香,校(院)黨委委員、組織部部長侯連濤出席會議。校(院)教師代表以及相關職能部門主要負責人參加會議。



吳衍濤代表校(院)向辛勤耕耘在教學、科研一線的廣大教師致以節日的問候和祝福,并向所有奮戰在教學科研及管理服務崗位上的全體教職員工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希望廣大教師始終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自覺肩負起立德樹人的時代重任,堅持把為學、為事、為人有機統一起來,切實當好學生成長發展的指導者和引路人,為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一是要堅定理想信念,始終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廣大教師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老師,“理想信念”是擺在第一位的。希望老師們牢記總書記的囑托,自覺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全面實施新時代立德樹人工程,用心用情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精準滴灌到校(院)學子成長發展全過程,不斷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和底氣,切實引導他們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


二是要提升品德修養,始終秉持“春風化雨、知行合一”的育人情懷。師德師風是評價教師隊伍素質的第一標準。校(院)要始終把師德師風擺在教師隊伍建設的優先位置,既堅持樹典型、立標桿,評選最美教師,讓大家學有榜樣、干有方向,又堅持講規矩、嚴紀律,實行師德失范一票否決制,讓大家知敬畏、守底線。希望老師們進一步深化育人情懷、涵養自身品德、嚴守學術道德、恪守誠信底線,深耕三尺講臺、潛心立德樹人,以高尚的道德情操給學生心靈播下真善美的種子,以醇厚的仁愛之心給學生以春風化雨的關懷,真正做既精通專業知識的“經師”、又涵養德行的“人師”,努力成為傳道授業解惑的“經師”和“人師”的統一者。


三是要錘煉能力本領,始終保持“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進取精神。希望老師們進一步強化終身學習的理念,豐富知識儲備、提升能力素養,努力成為學識淵博、深受學生喜愛的優秀教師。既要不斷提升教育教學水平,持續強化人工智能賦能教育教學能力,注重實習實踐教學和創新創業教育,扎扎實實地上好每一堂課,認真負責地教好每一個學生,真正用自己的“辛苦指數”“付出指數”造就學生的“成長指數”“成才指數”,切實培育更多金專、金課、金教材、金師、金賽、金成果,努力培養更多創新應用型人才。又要全面提高科技創新能力,牢固樹立“服務產業發展就是服務國家戰略”的理念,深度對接我省產業發展需求,通過“六個一”工程、“百校萬企萬師雙進”行動、“先用后付”試點工作等,深入推進校地校企合作,加大技術攻關、加速成果轉化,切實解決一批卡脖子難題,真正把論文寫在齊魯大地上、把成果應用在經濟發展中,推進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


四是要勇擔時代使命,始終踐行“攻堅在我、功成有我”的責任擔當。今年初,校(院)為加快推進高水平大學建設,啟動實施了“沖一流”的“1234”工程。作為校(院)改革發展的重要力量,希望老師們,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校(院)決策部署上來,全面提升教書育人本領、科技創新能力和社會服務水平,從我做起、從點滴做起、從現在做起,唯星必摘、唯旗必奪、唯分必爭、事爭一流,團結一心共奮進、全力以赴“沖一流”。校(院)黨委將一如既往地關心關注廣大教師成長發展,加快推進人事制度改革,完善以創新價值和實際貢獻為導向的評價機制,建立更加科學合理的績效分配和職稱評聘制度。


吳衍濤強調,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扛牢科教報國責任擔當,奮力開創高水平大學建設新局面,以實際行動書寫好“強國強省建設、工大(科院)有為”的時代答卷!



段培永在主持會議時指出,要把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作為建設教育強國最重要的基礎工作來抓,大力培養造就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今天,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對高等教育的需要、對杰出人才的需要、對先進科技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迫切,教師肩負的責任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大。每年教師節不僅是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也是一個充電蓄能的加油站,更是一個接續奮斗的新起點。段培永對廣大教師教書育人提出三點具體要求:


一是要站穩“三尺講臺”、潛心立德樹人。廣大教師既要聚焦學科和產業發展前沿,更新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做精通專業知識的“經師”,又要筑牢育人初心、強化師德師風,做涵養德行的“人師”;更要積極推動AI賦能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升數字化育人實效,真正做“經師”和“人師”相統一的“大先生”,切實擔負起“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神圣使命。


二是要胸懷“國之大者”、勇攀科技高峰。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既是高校教學科研人員的職責所在,也是校(院)爭取資源、加快發展的最大突破口,更是推進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的最好體現。大家要主動聚焦國家戰略需求和產業發展難題,強化有組織的科研,補齊基礎研究短板,加大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動更多成果工程化和產業化應用,賦能新質生產力發展。


三是要聚力“一流建設”、主動擔當作為。廣大教師要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人人爭當教學先進、科研先鋒、服務表率,以“小我”之力匯聚起高水平大學建設的強大合力,共同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希望各位優秀教師代表,在今后教學科研崗位上,發揮榜樣的示范和引領作用,奮發圖強,創造更加輝煌的事業。各職能部門為師生提供更貼近、細致、溫暖的服務,全力做好政策支持、平臺支撐和服務保障工作,共同營造尊師重教、教學相長的良好氛圍,打造“學在工大(科院)”的亮麗品牌。





會上,2025年第五屆全國普通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一等獎獲得者朵一凡,科研獲獎教師代表尚盈,青年人才教師代表孫成龍,光榮從教30年教師代表曲靜然,師德建設先進集體及校(院)最美教師(團隊)吳笑兵、劉克印、程偉、王力、劉國富、張淑慧、高皓、于力等12位老師依次分享了他們在教書育人過程中的真切體會與深厚情感,深情講述了身為教師的職業認同與初心堅守,深刻闡釋了教育工作者所肩負的責任擔當、無私奉獻與崇高使命。


工大要聞

99久久er这里只有精品_久久久久久久久熟女AV_久久国产精品免费一区_色婷婷亚洲精品天天综合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