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山東省人工智能通識教育系列講座第八講在長清校區學術報告廳舉行。山東省教育廳高等教育處處長曾憲文、校(院)長段培永、副校(院)長許崇海出席活動,浙江大學求是特聘教授吳飛作專題報告。校(院)相關部門負責同志、省屬高校師生代表線上線下共同參會,活動由許崇海主持。
許崇海在主持會議時指出,在人工智能重塑全球發展格局的今天,從ChatGPT的對話革命到Sora的視覺創造,從工業智能化到教育新范式,AI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廣度重構人類社會的運行邏輯。理解AI、駕馭AI、規范AI,已成為關乎國家競爭力、教育未來和人類文明走向的核心命題。我們不僅要讓學生學會使用工具,更要培育其批判思維、倫理意識與創新能力,讓人工智能真正成為賦能人類進步的“加速器”,而非替代價值的“黑箱”。
吳飛教授以人工智能發展三大主義(符號主義、連接主義、行為主義)為脈絡,揭示了各自的優勢與挑戰;并以“數據-模型-算力”為軸心,闡釋了內容概率合成的技術本質。在賦能教育實踐層面,他介紹了浙江大學人工智能通識必修課程建設經驗及相關實踐,強調了解人工智能、使用人工智能、創新人工智能、恪守人與人造物關系是智能時代每個人需要具備的核心素養。
至此,山東省人工智能通識教育系列講座第一季圓滿結束。許崇海在總結中表示,校(院)將在山東省教育廳的指導下,認真總結經驗,積極謀劃第二季講座,持續深化人工智能通識教育,為培養適應智能時代發展需求的高素質人才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