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第二屆山東省校企產學研協同創新發展暨科技成果轉化對接活動在山東理工大學舉行。中共山東省委教育工委委員,省教育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王浩出席活動并講話。校(院)黨委書記吳衍濤代表山東省校企產學研協同創新聯盟理事長單位出席活動并致辭。山東理工大學黨委書記于紅波、校長李玉霞、黨委副書記蘇守波出席活動。
吳衍濤在致辭中總結了校(院)2024年各項事業取得的突出成績,并指出,校(院)作為山東省校企產學研協同創新聯盟理事長單位,始終將服務產業高質發展作為自身職責使命,深入實施“六個一”工程,率先開展科技成果“先用后付”試點工作,有效解決了從創新成果到產業應用“最后一公里”難題。2024年,校(院)先后與我省20余家頭部企業建立戰略合作關系,牽頭建設省重點實驗室9個,聯合申報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150余項,選派300余名高層次人才深入企業一線提供技術服務,形成定制化“專利菜單”469項,為山東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下一步,校(院)將與聯盟高校一起,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以此次活動為契機,搶抓機遇、協同創新,向企而行、賦能發展。一方面,持續深化產教融合、推進科教融匯,充分發揮高校教育科技人才集成優勢,聚焦山東19條標志性產業鏈發展,加快推進資源共享、科研共創、同題共答,切實解決一批“卡脖子”難題;另一方面,積極搭建供需平臺、推動人才共用,探索“校聘企用”新模式,切實推動更多高層次專家到產業一線發光發熱、施展才能,真正實現產學研優勢互補、相互成就,共同為山東在全國發展大局中“走在前、挑大梁”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此次活動由省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指導,山東省教育廳、山東省科學技術廳、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山東省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主辦。山東省校企產學研協同創新聯盟、山東理工大學、山東省科創集團有限公司、山東科技大市場承辦。以“向企而行 協同創新”為主題,開展了高端裝備、現代農業、化工新材料、生物醫藥等重點產業校企協同創新對接,校(院)化藥學部劉利彬教授和王立博士分別參加高端裝備和化工新材料產業的高校好成果發布,校(院)組織10余名科研人員積極與企業需求對接。
活動后,吳衍濤帶隊在山東理工大學開展調研交流。于紅波,李玉霞,黨委常委、副校長陳盛偉出席活動。
座談會上,吳衍濤介紹了校(院)在立德樹人、科技創新、服務社會、學科建設等方面取得的發展成效,對山東理工大學長期以來對校(院)事業發展的關心支持表示感謝。他指出,山東理工大學歷史悠久、底蘊深厚,優勢突出、特色鮮明,發展勢頭強勁,和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同為理工科大學,學緣相近、人緣相親、文化相融。希望利用此次交流機會,進一步促進和推動雙方更高層次的務實合作。一方面,聚力推進學科交叉,強化資源共享,聚焦機械工程、材料科學、化學工程、農業工程等重點領域,切實提升兩校學科核心競爭力、學術影響力和社會貢獻度,打造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學科建設新格局。另一方面,聚力服務高質發展,強化科研共創,積極推動雙方骨干人員交流合作,解決更多卡脖子難題、賦能更多新質生產力發展,共同回答好“強國強省建設、理工科大學何為”的時代之問。
于紅波對吳衍濤一行的到來表示歡迎,對校(院)近年來取得的突出成就表示祝賀,并簡要介紹了山東理工大學的基本情況和發展方向。他表示,兩校同為理工科高校,淵源深厚,長期保持著密切聯系和良好合作,希望雙方進一步加強溝通交流,不斷拓展合作廣度和深度,推動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攜手推動事業發展邁上新臺階,不斷開創共贏發展新局面,共譜友好合作新篇章,共同為教育強國、強省建設注入新動能。
李玉霞簡要介紹了山東理工大學的歷史沿革和學科群建設等情況。她表示,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近年來發展迅速,綜合實力不斷提升,在學科建設、科學研究等領域取得了豐碩成果,希望以此次交流為契機,進一步深化合作成效,實現互利共贏和共同發展。
調研期間,吳衍濤一行實地參觀了山東理工大學尹干藝術博物館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兩創”成果展、大紅爐眾創空間、工程陶瓷研究院。校(院)辦公室、教務處、科研管理部、研究生處等部門負責人陪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