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2025“融合創新、AI賦能課程教材建設”交流會在國家超算濟南中心召開。山東省教育廳高等教育處處長曾憲文、高等教育出版社工科出版事業部主任劉茜、校(院)長段培永、副校(院)長許崇海出席會議,國內外高校百余名專家、學者、教師參加會議。會議由許崇海主持。
曾憲文在致辭中指出,近年來,山東省不斷推進人工智能教育進校園,出臺“關于推進人工智能賦能高等教育教學工作的若干措施”,推進人工智能專業核心課程、“人工智能+”課程、人工智能通識教育課程體系建設,支持高校組織編著“人工智能+”高質量教材,建設新形態數字教材,迭代傳統教材的編寫、呈現和展示形式。希望以此次會議為契機,充分發揮省內高校與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等教育共同體及高等教育出版社的資源優勢與創新能力,匯聚各方智慧,以技術賦能教育,以創新驅動發展,共同探索人工智能與課程教材深度融合的有效路徑。
段培永向活動的成功舉辦表示祝賀,向出席會議的各位領導、專家表示歡迎。他指出,數智時代,人工智能作為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戰略性技術,已成為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關鍵引擎。校(院)高度重視和支持人工智能賦能教育改革,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加快推進人工智能通識教育體系建設。一是夯實頂層、工程引領。深入實施“人工智能人才培養改革工程、數智化教學資源建設工程、科技創新能力提升工程、教-學-管數字素養培養工程”。二是聚焦資源、探索路徑。研發人工智能通識課程,出版人工智能通用教材,舉辦人工智能通識教育系列講座,開展人工智能學科競賽,共建人工智能實驗實訓和創新實踐平臺,培養契合AI產業需求、專業基礎扎實、創新能力突出的人工智能優秀人才。三是融合創新,科教育人。加快推進人工智能領域科技攻關,發揮教育、科技、人才集成發展優勢,深化產教融合、科教融匯,聚焦人工智能領域關鍵核心技術難題,切實推進科技攻關和成果轉化,為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建設貢獻智慧和力量。
許崇海在主持會議時表示,面對學科交叉融合與復雜社會挑戰,通識教育是重塑人才素養的關鍵,人工智能通識課程教材建設不僅為學生提供系統的知識框架,還激發他們對前沿科技的興趣與探索精神,為我國人工智能長遠發展蓄勢賦能。
在與會人員的見證下,曾憲文、段培永、劉茜、山東大學本科生院王芬院長、山東師范大學教務處處長喬翠霞共同啟動“人工智能系列教材”建設。
會議由山東省教育廳高等教育處指導,高等教育出版社主辦,山東省新一代信息技術共同體承辦。大會邀請華中科技大學劉銀水教授、北京理工大學嵩天教授、山東大學郝興偉教授等作專題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