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院)師生熱議2025年全國兩會

發布時間:2025-03-07通訊員:王炯垚 出處:宣傳部(新聞中心)供稿審核人:閆勇責任編輯:王炯垚訪問量:564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和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分別于3月4日、5日在北京開幕。校(院)師生第一時間通過廣播、電視、網絡等媒體收聽收看兩會相關報道,持續關注兩會動態,熱議政府工作報告。


校(院)黨委書記吳衍濤:2025年全國兩會是一場團結鼓勁、凝聚力量的盛會,更是一次展望“十五五”、奮進新征程的大會。李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堅持創新引領發展,一體推進教育發展、科技創新、人才培養,筑牢中國式現代化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弊鳛樯綎|省高水平大學“沖一流”建設高校,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全國兩會精神,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科教報國為己任,充分發揮教育、科技、人才一體發展優勢,不斷深化產教融合、科教融匯改革,加壓奮進,勇毅前行,事爭一流,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科技創新能力,切實提升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和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貢獻度,以實際行動回答好“強國強省建設、工大(科院)何為”的時代之問,為助力我省在全國發展大局中“走在前、挑大梁”貢獻工大(科院)力量。


校(院)長段培永:2025年全國兩會的勝利召開,再次擘畫了以高質量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宏偉藍圖,令人倍感振奮,深受鼓舞。特別是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更是為我們做好新時代高等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確了路徑。在新征程“趕考路”上,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重要講話精神,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內涵建設為主線,持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挺膺擔當謀發展,全力以赴“沖一流”,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山東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中國工程院院士、校(院)海洋技術科學學部研究員王軍成:作為科技工作者,我們將重點加強海洋科技領域的創新,助力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一是加強海洋智能感知技術自主創新,突破浮潛標、遙感衛星、水下機器人等平臺智能協同觀測技術,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的海洋環境立體監測網絡。二是深化人工智能技術在海洋領域應用,基于海量觀測數據研發多尺度、跨介質智慧海洋大模型,實現對海洋環境變化的智能預測和預警。三是推進產學研用深度融合,依托海洋領域高能級創新平臺和重大工程,建立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創新體系,加速海洋科技成果轉化和應用,為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支撐和保障。


學生工作部(處)長、團委書記萬金存:全國兩會召開,鼓舞人心,凝聚力量。報告提出“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為高校學生工作指明了方向。我們要以體系化建設推進學生工作向“潛心育人、科學管理、精準服務”方向發展,走進學生思想,走進學生生活,規范學生行為,努力抓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公寓、就業、心理、資助、國防、大學生科技創新、社會實踐、學生組織管理等工作,以建設高水平大學的新成效支撐和服務中國式現代化的山東實踐。


輕工學部主任、全國重點實驗室主任吉興香: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關于“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的論述令我印象深刻、備受鼓舞。學部將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為導向,堅持科研扎根生產一線、教學對接行業一線、成果服務民生一線,以報告中“完善學科設置調整機制”部署為指引,錨定“雙一流”目標,聚焦輕工技術與工程學科優勢特色,凝練優化學科建設路徑,把“綠色造紙與資源循環”特色方向打造成學科突圍“尖刀”,為校(院)沖擊“雙一流”注入強勁動能。


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部主任崔波:國務院總理李強所做的《政府工作報告》全面總結了國家過去一年經濟社會發展所取得的成績,令人欣喜,催人奮進。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是“十五五”規劃謀篇之年,也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報告對2025年的工作提出了目標和要求。作為一名科研工作者,一定將自己的科研工作聚焦國民經濟主戰場,全力推進產教融合、科教融匯,切實推動科技成果落地生根、轉移轉化,凝練學科方向、培育優勢團隊,努力打造一批高水平科研平臺、承擔一批標志性科研項目、產出一批高質量科研成果,切實提升食品學科核心競爭力、社會貢獻度和學術影響力,為書寫中國式現代化偉大實踐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部主任郝霄鵬:李強總理的報告指出“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作為材料領域的教育科研工作者,我深感責任重大。新材料是產業發展的重要支撐,我們要始終聚焦國家戰略需求和山東省“十強產業”布局,推動新材料研發與成果轉化。一是堅持“產教融合、科教融匯”,強化產學研用協同,打造新工科專業,推進博士點建設,培育新質生產力,促進新材料研發與成果轉化,有效服務國民經濟高質量發展;二是完善“厚基礎、強實踐、重創新”育人體系,圍繞數字經濟與智能制造需求,培育既懂材料又懂信息的復合型創新人才,為教育強國建設和中國式現代化貢獻更多智慧力量。


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施秀莉:馬院全體師生對全國兩會的勝利召開反響熱烈。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全面實施新時代立德樹人工程”和“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改革創新”為高校思政課改革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要求。馬院將緊緊圍繞提高思政課教學質量這一核心任務,構建縱向銜接的思政課教學體系;牢固樹立AI思維,利用數字化手段創新思政課教學;全面推進黃河文化進教材、進課程、進頭腦,打造具有工大特色的思政課教學模式;利用萌新磨課、集體備課、組織教學比賽等形式,全面提升思政課教學質量和馬院建設水平,努力實現建設山東省重點馬克思主義學院的目標。


計算學部副主任、國家級青年人才趙大偉: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持續推進‘人工智能+’行動,支持大模型廣泛應用,優化全國算力資源布局”,并特別強調,“大力支持、大膽使用青年科技人才”,我深感責任重大。近年來,計算學部青年人才團隊主動融入國家重大戰略,充分發揮國家超算濟南中心資源優勢,高質量建設大模型創新工場,提供貫穿大模型設計、訓練、應用和落地全生命周期平臺化服務,建成國內首個覆蓋省級區域的一體化算力網絡“山東算網”,為國家算力網建設儲備了關鍵技術、提供了“山東經驗”。未來,我們將不斷在科技創新的“無人區”中開辟新道路,以青春智慧書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新答卷”。


校(院)學生會主席薛詩睿:作為一名青年學子,我們要明確奮斗方向,敢于擔當作為,努力學習、增強本領,自覺肩負起時代賦予的使命,把個人理想融入國家發展的星辰大海,時刻保持銳意創新的勇氣、敢為人先的銳氣、蓬勃向上的朝氣,努力成長為一名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新時代好青年,在科技強國的賽道上跑出青春加速度,用實際行動詮釋“強國有我”的青春誓言,奮力書寫為中國式現代化挺膺擔當的青春篇章。


工大要聞

99久久er这里只有精品_久久久久久久久熟女AV_久久国产精品免费一区_色婷婷亚洲精品天天综合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