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山東省教育廳官網刊發校(院)通訊稿《齊魯工業大學(省科學院):強化“三個聚焦” 推動高水平大學建設》,全文如下:
近年來,齊魯工業大學(省科學院)充分發揮產教融合、科教融匯優勢,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發展,全力“抓黨建、提質量,重內涵、強學科,謀創新、促轉化,補短板、揚優勢,深改革、增活力,建體系、沖一流”。
一、聚焦黨建引領、護航事業發展
學校堅持圍繞中心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聚力深化黨建業務“一融雙高”。充分發揮黨組織政治優勢,特別是嚴密的組織優勢,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打造干事創業的良好氛圍,推進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切實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聚力涵養干部選任“一池活水”。樹立正確選人用人導向,精準發現識別優秀干部,強化干部教育監督管理,健全能上能下機制,真正抓住“關鍵少數”、實現“贏在中層”。聚力建強基層組織“一線堡壘”。優化“三工四步”工作機制,健全四級黨建質量標準,扎實推進基層黨組織標準化規范化建設,23個基層黨組織獲批全國、全省黨建“雙創”培育單位。聚力實現辦學治?!耙涣髂繕恕?。突出“早”字抓謀劃,突出“快”字抓發展,突出“實”字抓成效。提出“一年之計在于冬、一年之干在于春”“贏在假期、贏在實干”理念,校(院)上下時不我待、加壓奮進。
二、聚焦改革創新、激發生機活力
學校用好改革關鍵一招,全力破除科教壁壘、提升發展效能。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積極推進管理重心下移,賦予二級單位更多自主權,讓聽到炮聲、看到硝煙的戰斗單元有決策權,讓產出成果的學院增強發展活力。不斷優化院所一體化運行,確保對下放的權力“接得住、用得好”,提升學院辦大學的質效。持續深化教育評價改革。完善以貢獻為導向的分類評價機制,建立更加科學合理的職稱評聘和績效分配制度,堅決克服“五唯”現象。無論什么人、在什么崗位上,只要努力工作、作出貢獻,都能在評價中得到體現、得到認可,都能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三、聚焦“三位一體”、加速提質增效
學校按照“既講邏輯、又抓機遇、還重實干、更有成效”的思路,加快推進高水平大學建設。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充分發揮科教產集成發展優勢,依托山東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等教育共同體、省級卓越工程師學院等平臺,持續推動科技產業資源向教育教學資源轉化,強化實踐教學和創新教育,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的適配度。2024年,獲得全國大學生創新大賽主賽道金獎3項、挑戰杯特等獎2項。全面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水平。立足“四個面向”,主動融入國家和全省科技創新戰略布局,以牽頭建設2個全國重點實驗室為契機,強化基礎研究、應用研究、成果轉化、產業孵化全鏈條創新?;A研究著力提升原始創新能力、產出高水平論文,應用研究著力解決關鍵技術難題、加快高質量轉化,真正實現科技創新“立地頂天”。實施“六個一”工程,牽頭成立山東校企產學研協同創新聯盟,加速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切實將科技第一生產力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年度到賬科研經費突破10億元,成果轉化額位列全國高校第34位。全面發揮高層次人才集聚效應。實施人才強校戰略,強化高層次人才精準引育,打造“近悅遠來、盡顯風采”的人才發展生態,實現院士、長江學者等國家級人才突破,有力支撐人才培養、科技創新和學科建設。去年,校(院)獲批5個博士點,形成以智慧海洋、輕工技術兩大學科為引領,既有優勢特色、又契合產業需求的雁陣學科矩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