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由山東省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指導,山東省教育廳、山東省科學技術廳、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主辦,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承辦的“山東省校企產學研協同創新發展對接活動”在濟南成功舉行。本次活動以“校企協同、創新未來”為主題,旨在促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構建校企科技協同創新機制和產學研合作平臺,實現科研成果高水平創造、高效率轉化,助力我省現代化工業體系建設。省教育廳總督學王浩、省科技廳總工程師張興旺、省工信廳二級巡視員吳炎、省國資委企業領導人員管理處處長許科輝,山東大學黨委副書記王君松、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黨委書記吳衍濤等115所省內高校代表,以及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騰訊云計算(北京)有限責任公司、山東能源集團等61家省內外頭部企業代表共計270余人出席活動。
吳衍濤與嘉賓們一起按動啟動柱,“山東省校企產學研協同創新聯盟”正式成立。聯盟作為以高校、企業為主體,致力于科技協同創新、成果高效轉化的公益性、非法人組織,是我省推動校企科技協同創新、產學研深度合作的重要載體平臺。
王浩在致辭中指出,科技創新是產業創新的內生動力,產業創新是科技創新的價值實現。開展校企產學研協同創新發展對接活動,組建校企產學研協同創新聯盟,對于加強校企密切合作,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具有重要意義。希望與會企業以聯盟為平臺載體,與高校同題共答、同頻共振,形成企業“出題”、聯合“答題”、市場“閱卷”的融通創新模式,促進科技成果加快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張興旺在致辭中對山東科技大市場進行推介。他表示,山東科技大市場是集成果展示、需求發布、路演對接等功能于一體的實體化市場平臺,希望省內外高校、企業共同參與到科技大市場建設運營中來,集聚科創資源要素,提升科技創新水平,加速先進成果轉化。
吳衍濤在致辭中代表校(院)向活動的舉辦表示祝賀,向蒞臨指導的各位領導嘉賓表示歡迎。他簡要介紹了校(院)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科技創新、服務社會等方面取得的成果成效。他表示,科技現代化關鍵在創新自主化,創新自主化關鍵在產學研協同發展。此次校企合作對接活動的舉行,既是落實國家重大戰略、暢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環的必然要求,又是培育新質生產力、加快推進強省建設的務實舉措。下一步,校(院)將進一步融入全省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戰略布局:一方面,全力推進校地校企合作,充分發揮教育、科技、人才集成發展優勢,深入實施“六個一”工程,即:一學科一產業、一學部(學院)一鏈主、一團隊一項目,持續深化與企業務實合作,加大核心技術攻關、加速成果轉移轉化,著力解決一批卡脖子難題,推動更多成果在山東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切實將科技第一生產力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另一方面,全力強化優秀人才供給,全面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關于“打通高校、科研院所、企業人才交流通道”戰略部署,積極搭建更多人才共育平臺,全力推動更多高層次專家到產業一線發光發熱、施展才能,著力輸送更多優秀畢業生在產業實踐中提升本領、快速成長,真正實現校企優勢互補、相互成就,共同為山東在全國發展大局中“走在前、挑大梁”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在集中簽約環節,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騰訊云計算(北京)有限責任公司、浪潮軟件股份有限公司、山東能源集團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海爾集團公司等36家企業與山東大學、中國石油大學(華東)、齊魯工業大學、山東農業大學、山東科技大學、青島科技大學、山東師范大學、青島大學、濟南大學等36家高?,F場簽署科技合作協議、成果轉化協議、高??萍紝T、產業兼職教師互聘協議。經參會校企深入對接,共達成合作意向150余項。
活動現場發布了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生物醫藥等5個新興產業領域技術需求30項,榜單總金額1.25億元;對“算力網絡一體化服務平臺及其應用”等6項高價值科技成果進行了路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