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下午,“大國工匠進校園”活動暨皮革行業獎學金頒獎儀式在校(院)國重樓一樓報告廳成功舉辦。中國財貿輕紡煙草工會一級巡視員王雙清,中國皮革協會副理事長陳占光,校(院)黨委書記吳衍濤等出席活動,校(院)工會、輕工學部、基輔學院主要負責同志和師生代表參加活動。會議由輕工學部黨委書記孔凡功主持。
吳衍濤代表校(院)向活動的舉辦表示熱烈的祝賀,向一直以來關心支持校(院)事業發展的中國財貿輕紡煙草工會、皮革協會領導以及各位企業家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并簡要介紹了校(院)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科技創新、服務社會等方面基本情況。他表示,校(院)高度重視和支持皮革專業建設發展,通過打造創新平臺、培育人才團隊,推進學科交叉、強化內涵建設,深化校企合作、推動成果轉化,為皮革行業轉型升級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校(院)作為山東省產教融合、科教融匯先行單位,始終將培養創新應用型人才作為自身職責和光榮使命,探索構建“上接學科前沿、下接產業需求”的協同育人新模式,努力實現人才鏈、教育鏈、產業鏈、創新鏈深度融合、協同發展,被譽為“企業家的搖籃,工程師的沃土”。皮革專業作為校(院)優勢特色專業,先后培養了長江學者、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上市企業老總等知名專家和行業翹楚。他們在各自的崗位經風雨、見彩虹,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貢獻,以實際行動詮釋了工匠精神。校(院)將以此次大國工匠進校園活動為契機,抓住大國工匠就在身邊、就在講臺的機會,積極開展弘揚工匠精神系列活動,切實引導廣大師生強化“志以工業興邦”的家國情懷,以實際行動學習傳承踐行好“執著專注、精益求精、一絲不茍、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同時主動對接皮革產業發展需求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持續深化校地校企合作,切實解決一批卡脖子技術、產出一批高水平成果,以實際行動回答好中國式現代化和新型工業化強省戰略工大(科院)何為的時代之問。
王雙清在講話中指出,“工匠精神”是眾多“大國工匠”共同的精神積淀,其核心是精益求精的精神,其內涵是對產品質量的精益求精、對完美無瑕的追求,其要義是對工作的執著,對責任的擔當,對質量的求精,對名譽的尊重,對匠心的傳承。弘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貫徹發展新理念、樹立崇尚勞動新風尚、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實踐。
陳占光作了題為“中國皮革行業經濟發展及展望”的專題報告。他指出,皮革行業要主動適應變局,圍繞“科技、時尚、綠色”的產業發展定位,以創新驅動發展,不斷提高產業競爭力。第一屆輕工大國工匠陳國學講述了皮革人的責任和工作、使命和擔當,第二屆輕工大國工匠馬建標作了題為“堅持生產第一線,潛心打磨鑄匠心”的專題報告,第二屆輕工大國工匠周素靜分享了自身從業初衷和成長經歷。報告會后,“大國工匠”與師生們進行了熱烈的互動交流。
皮革行業獎學金頒獎儀式上,陳占光宣讀了“中國皮革協會獎學金”獲獎名單,并為獲獎學生代表頒發榮譽證書。德州興隆皮革制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馮帥、STAHL公司高級經理張慶、山東黎寧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長陳煜坤以及濟南魯日鈞達皮革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家鈞依次宣讀皮革企業獎學金獲獎名單,并為獲獎學生代表頒獎。
獲獎學生代表劉玉瑩上臺發言,她回顧了自己的學習經歷,表示將繼續努力,認真踐行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和工匠精神,為未來皮革行業的發展貢獻青春力量。
下一步,輕工學部將持續加強與企業的交流合作,共同培養更多勤學苦練、深入鉆研、勇于創新、敢為人先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為推動皮革行業的發展與繁榮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