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春光融融。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和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分別于3月5日和3月4日在北京開幕。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師生通過收聽收看實況、參與討論互動等多種形式密切關注“兩會”動態,持續學習“兩會”精神,掀起學習交流研討熱潮。
校(院)黨委書記吳衍濤: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站位高遠,內涵豐富,催人奮進,讓我們對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壯闊前景充滿信心。報告提出要“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強化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支撐”“堅持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建設一體統籌推進”,為我們做好新時代科技創新和高等教育工作指明方向。2024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是現代化強省建設的重要之年,是校(院)深入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關鍵之年。作為山東省高水平大學“沖一流”建設高校,我們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二十屆二中全會精神,始終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科教報國為己任,持續強化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充分發揮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優勢,不斷深化產教融合、科教融匯,按照“高質發展是第一要務、立德樹人是根本任務、科技創新是最大優勢、深化改革是不竭動力、高端人才是第一資源、學科建設是龍頭抓手、國際合作是特色品牌、安全穩定是重要保障”的思路,著力“抓黨建、提質量,重內涵、強學科,謀創新、促轉化,補短板、揚優勢,建體系、沖一流”,全力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科技創新能力和服務社會水平,加快推進校(院)內涵發展、特色發展、高質量發展,努力為服務新型工業化強省建設、書寫中國式現代化山東實踐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校(院)長段培永:李強總理作的政府工作報告全面總結經驗,精準擘畫未來,令人鼓舞和振奮。今年的報告把“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強化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支撐”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充分彰顯了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推進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作用。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作為山東省高水平大學“沖一流”高校和山東省最大的綜合性自然科學研究機構,在高質量人才培養體系建設、科技賦能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打造高層次人才集聚高地等方面大有可為。下一步,校(院)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聚焦國家和省重大戰略,充分發揮科教融合優勢,深入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學科建設為龍頭,堅持人才強校,全面提升辦學水平,把全國兩會精神轉化為推動校(院)高質量內涵式發展的強大動力,努力開創新時代高水平大學建設新局面,為現代化強省建設貢獻工大(科院)智慧和力量。
學生工作部(處)部長(處長)許有強: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強代表國務院做《2024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24年政府工作十大任務。在第十項工作“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中強調“多措并舉穩就業促增收”。學生工作部(處)將準確領會、堅決貫徹執行國家的就業優先政策,按照校(院)黨委提出的“學校是主導、部門是主責、學部(院)是主體,學生是主角”工作原則,通過強化就業精準指導,全面優化就業服務,深化校地企合作等有效措施,鼓勵畢業生積極就業,實現畢業生高質量充分就業目標。
發展規劃與學科建設處處長李剛:“發展新質生產力”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并位居十大任務之首。高校作為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匯點,是培育新質生產力發展動能的重要力量。高校要適應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需求,做好學科專業布局,優化人才培養模式,著力培養創新型人才,夯實新質生產力的人才底座。要繼續強化有組織的科研創新體系,集聚科研攻關團隊,打造新質生產力的源頭供給;要堅持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健全政產學研金服用應用體系,打通科技成果轉化為新質生產力的“最后一公里”。要營造良好的用人生態,充分激發人才潛能,讓高智人才成為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引擎。
教務處處長李金紅:2024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新時代賦予新任務,新征程呼喚新作為。在新的歷史坐標上,全國兩會立足新方位、描繪新藍圖。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強化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支撐”“加強高質量教育體系建設”“全方位培養用好人才”等任務,為新時代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指明戰略方向、明確發展目標。過去一年,我們接受并順利完成新一輪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堅持“產學研用創”一體協同育人。新的一年,教務處將持續推進產教融合、科教融匯,大力發展數字教育,落實“數字教學改革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實施五大工程;進一步完善教師競賽機制,以賽促教助力教師成長,推動高素質專業教師隊伍建設;聚焦本科人才培養主線,探索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機制,全面提升人才自主培養質量,以實際行動促進校(院)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建設。
科研管理部部長舒明雷: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對科技創新的深刻闡述,讓我倍感振奮。報告中提出的“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充分發揮創新主導作用,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等重要舉措,為校(院)錨定高質量發展目標,全面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和服務社會水平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作為培養創新人才、開展科技創新的重要基地,校(院)將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加強基礎和前沿領域科技創新布局,瞄準國家和區域重大戰略需求和產業發展需要,不斷深化校企校地合作,推動科技成果落地轉化,為發展新質生產力和新型工業化建設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
計算機學部主任吳曉明: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2024年要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充分發揮創新主導作用,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眹@此目標,計算學部將緊緊把握信息技術領域新質要素的前沿發展脈動,充分發揮自身“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成果轉化—產業孵化”的全鏈條功能優勢,在算力樞紐建設、信息安全、工業互聯網等領域精準、持續發力,夯實平臺、產出成果、匯聚資源、務求實效,努力為國家高質量發展輸送更多、更優秀的創新型應用人才。
國家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輕工學部主任、全國三八紅旗手吉興香:2024年全國兩會是一場凝聚人心、催人奮進的大會。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要堅持“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建設一體統籌推進”,充分體現了黨和國家對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協同發展的高度重視。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集聚地,我將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立足崗位,苦干實干,依托國家重點實驗室的高層次科研平臺,不斷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大力培養創新型科技人才,持續提高科研創新能力,推進科技成果轉化,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服務現代化輕工產業體系建設,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技術、人才支撐。
機械工程學部教授王力: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堅持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深化教育科技人才綜合改革,為現代化建設提供強大動力。作為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一線教學科研人員,將不斷改進教學方式方法和提升教書育人能力,擔負起新時代黨和國家賦予人民教師的崇高使命。同時,作為一名科技工作者,將重點圍繞微納傳感制造領域的關鍵基礎與技術問題,建立高水平科研團隊,聚焦“卡脖子”技術難題,開展創新性研究,積極進取、主動作為,為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作出積極貢獻。
化學與制藥學部教授、山東省三八紅旗手郭英姝: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強高質量教育體系建設,加快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全方位培養用好人才。作為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的一名一線教師,我將繼續堅持以立德樹人之初心踐行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神圣使命,更加積極探索“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復合型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新模式,努力為國家在化學和生命的交叉行業培養更多優秀人才。作為一名科技工作者,我將面向國家重大需求,聚焦生物傳感與精準診斷領域的核心關鍵技術和前沿科學問題,努力推動“科教產”結合,開展多學科交叉研究,為加快形成和發展新質生產力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