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舉長云之縱橫 晴山沓兮萬里新 ——寫在新學期開學之際

發布時間:2024-03-16通訊員:齊軒平出處:宣傳部(新聞中心)供稿審核人:閆勇責任編輯:王炯垚訪問量:2971

時光總是向前,奮斗永不停歇。穿過時間的河流,迎著和煦的春風,滿懷美好的憧憬,我們走進2024年新學期,開啟新的奮斗征程。


一年春作首,萬事行為先。新學期伊始,校(院)召開2024年工作部署暨新學期干部培訓會,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鞏固深化主題教育成果成效,謀劃部署2024年重點工作,持續提升干部履職能力和干事創業本領。黨委書記吳衍濤立足校(院)事業發展全局,從“分析時和勢,明確校(院)高質量發展的坐標定位”“用足心和情,營造校(院)高質量發展的良好氛圍”“帶頭闖和干,夯實校(院)高質量發展的堅強支撐”“立足根和本,回答好新型工業化建設工大(科院)何為的時代之問”4個方面作了總體部署,提出26項具體要求。校(院)長段培永全面總結、系統回顧2023年工作,從“深化教育評價改革、構建高質量人才培養體系、打造高水平師資隊伍、加強學科和學位點建設”等9個方面,謀劃部署、推進落實2024年重點工作。大會進一步統一了思想認識、明確了目標任務、點明了前進方向、提振了信心士氣,吹響啟航新征程、勇攀新高峰的“集結號”,奏響深化科教融匯、創新驅動發展的“最強音”,全面開啟校(院)內涵發展、特色發展、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行棋當善弈,落子謀全局。近年來,校(院)每學期開學前召開工作部署暨干部培訓會,回顧發展成績、分析發展形勢、擘畫發展藍圖、凝聚發展合力,形成常態、從未間斷。一年之計在于春,這“新春第一會”,開在“關鍵時刻”、聚焦“關鍵因子”、破解“關鍵課題”,彰顯了工大(科院)全體師生員工“開局就是決戰、起步就是沖刺”的緊迫意識和“鞍馬猶未歇,擂鼓再出征”的進取精神,如春風送暖、激發爭先之志,似春雨潤物、鼓舞奮進之心。


(一)把握時不我待的“關鍵機遇”


所當乘者勢也,不可失者時也。


“時”,是客觀規律的重要載體;“勢”,是客觀規律的集中體現;“變”,是順應規律的內在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形勢在變、任務在變、工作要求也在變,必須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既善于積勢蓄勢謀勢,又善于識變求變應變”,這為我們加快事業發展、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論。


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推動改革發展,必須主動適應時與勢的變化。歷史反復印證,只有遵循歷史前進規律、順應時代發展潮流,善于把握歷史規律和發展大勢,在歷史前進的邏輯中前進,在時代發展的潮流中發展,努力做到順“時”、應“勢”、求“變”,才能與時代同頻共振、同向同行。


順“時”而為,搶抓發展機遇。來而不可失者,時也;蹈而不可失者,機也。順“時”,就是要在既定的時期做好既定的事情。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是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服務支撐現代化強省建設的重要之年,也是校(院)深入實施“十四五”規劃、持續深化高水平大學建設的關鍵之年,做好各項工作至關重要。站在事業發展的關鍵節點上,我們要增強全局視野、戰略眼光,深化系統觀念、有解思維,堅持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分析國內外形勢,辯證看待新發展階段的新機遇新挑戰。要堅持跳出校(院)看校(院)、立足全局看校(院)、放眼長遠看校(院),準確把握校(院)所處的歷史方位和面臨的機遇挑戰,于戰略高位布局,向重大需求對標,從優勢特色著眼,向薄弱環節入手,錨定“影響因子”,找準“打開方式”,解鎖“核心密碼”,凝聚“強勁動力”,切實推動各項事業高質量發展。


應“勢”而上,把握戰略導向。察勢者明,趨勢者智。應“勢”,就是要認清我國新發展階段的大勢,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始終掌握發展主動,搶占發展先機。2024年新年賀詞中,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要全面深化改革開放,進一步提振發展信心,增強經濟活力,以更大力度辦教育、興科技、育人才?!?024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明確以“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支撐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為主攻方向。2024年山東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培育更多新質生產力”,并把“抓實抓好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放在2024年12項重點工作首位。這都為我們謀劃部署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戰略方向,是我們必須把握的發展大勢。思深方益遠,謀定而后動。面對新目標新任務新要求,我們要躬身入局、積極作為,立足大格局,謀劃大發展,主動思考“校(院)有什么、干什么、怎么干”,精準把握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切實提升服務支撐能力,持續賦能教育強國、教育強省戰略實踐。


積極求“變”,應對風險挑戰。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求“變”,就是要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按客觀規律做好工作,推動發展。萬事萬物都在變易之中,變才是唯一不變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抓住一切有利時機,利用一切有利條件,看準了就抓緊干,能多干就多干一些,努力以自身工作的確定性應對形勢變化的不確定性?!?nbsp;以自身工作的確定性應對形勢變化的不確定性,是應對風險挑戰的必然選擇。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當前,校(院)正處于爬坡過坎、攻堅克難的關鍵時期,面對瞬息萬變、嚴峻復雜的發展形勢,我們要強化辯證思維、戰略思維、系統思維,分清本質和現象、主流和支流,不斷從“山重水復”中尋找“柳暗花明”,在危機中育先機,于變局中開新局。既要看到短板弱項,不回避、不掩飾,增強緊迫感危機感;又要看到成績成效,總量和增量一起看,增強自信心自豪感,信心比黃金更重要;更要看到特色優勢,錨定優勢領域重點發力,進一步把握主動、拓展強項,扎實推動校(院)比較優勢轉化為競爭優勢和發展勝勢。


(二)扛起砥礪奮進的“關鍵擔當”


積力之所舉,則無不勝也;眾智之所為,則無不成也。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人才是第一資源,是事業發展最關鍵的要素。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關鍵在黨,關鍵在人”。人是實現現代化的主體,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承擔者和推動者,現代化本質上是人的現代化。


延攬英才,共創偉業。近年來,校(院)始終堅持人才引領發展的戰略地位,大力實施“雙推雙考一訓”和齊魯科教英才工程,持續推進干部隊伍建設和人才引育創新,打造高素質干部人才矩陣。自主培養院士1人,長江學者、萬人計劃5人,何梁何利獎1人,新增“一事一議”頂尖人才1人,連續三次獲全省人才工作先進單位、干事創業好團隊,人才引領事業發展集聚效應充分彰顯。


蓋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迅猛發展的態勢,我們必須更加重視發揮人才第一資源的支撐作用,努力在新一輪競爭中贏得優勢、贏得主動、贏得未來。


干部是事業發展的“關鍵少數”。人不率則不從,身不先則不信?!瓣P鍵少數”要有關鍵作為。全省高水平開放暨高質量招商引資大會上,省委書記林武書記指出,“要加快能力建設,打造敢闖敢干、善作善成的專業化干部隊伍”??v深推進改革創新、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關鍵要有一支堪當重任的高素質干部隊伍作支撐。學所以益才也,礪所以致刃也。校(院)每學期初常態化開展干部培訓,正是題中之義。越是面對艱巨任務,越需要知重負重、攻堅克難。廣大黨員干部要始終牢記心中的使命和肩上的責任,充分發揮“頭雁”引領作用,勇于挑最重的擔子、啃最硬的骨頭、破最難的問題,既“埋頭苦干”又“抬頭看路”,既“仰望星空”又“腳踏實地”,練就干事創業“鐵肩膀”,爭當改革發展“排頭兵”,努力成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行家里手,扎實推動校(院)各項決策部署落實落地、見績見效。


人才是事業發展的“第一資源”。千秋基業,人才為本。加快高水平大學建設,首在得人,必須更好培養人才、發現人才、珍惜人才、凝聚人才、使用人才。梧高鳳必至,花香蝶自舞。人才競爭的關鍵,是人才生態的競爭。我們要持續加強人才引培留用,堅持“引就引高層次,育就要見成效,管就要有標準”,最大化激發人才集聚效應,打造雁陣格局。要結合學科布局和發展規劃,堅持分級分類、精準引育,大力提升人才引進與實際需求匹配度,做到人崗相適、人盡其才、才盡其用;要大力實施拔尖人才倍增計劃,堅持精準遴選、重點支持,推動更多拔尖人才脫穎而出;要建立科學的人才評價體系,加強人才管理與考核,細化評價指標,進一步完善以貢獻為導向的評價機制,持續激發人才活力,真正讓人才站穩“C位”、唱好“主角”,讓各類人才成就自我與校(院)發展同頻共振,奏響群星閃耀、創新發展的鏗鏘樂章,加快推動校(院)事業發展。


人人都是事業發展的寶貴財富。若錄長補短,則天下無不用之人?!叭瞬拧边@兩個字從來都不遙遠,若人人盡心而為、盡己所能、盡展所長,則都能在各自領域成長成才、發光發熱。敬業實干的人,是事業發展的最大財富。點滴微光,可成星海。校(院)事業發展,既需要黨員干部和高層次人才的帶動引領,也需要每一位師生員工的辛苦付出和價值創造,每個人都是事業發展離不開的人。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大學建設需要在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項任務、履行每一項職責中見真章、出實績。我們要樹立全面的人才觀,堅持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全面拓寬人才成長發展渠道,推動共享改革發展成果,激勵引導全體師生員工團結成“一塊堅硬的鋼鐵”,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主動干、爭先干、加油干,想作為、愿作為、能擔當,切實形成推動校(院)事業發展的強大合力。


(三)用好改革創新的“關鍵一招”


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


革故鼎新,踵事增華。改革是破舊立新,推動發展的內在動力。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笨平倘诤献鳛轶w制機制改革的一次全面嘗試,改革創新是我們的最大優勢,更是我們加快發展的關鍵引擎。


發展出題目,改革做文章。近年來,校(院)堅持把改革創新作為動力之源,精準把握科教融合的內在邏輯,深入探索改革發展的實踐路徑,持續推進漸進式改革,不斷釋放發展活力。


凡益之道,與時偕行。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深化產教融合、科教融匯”,這為我們改革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對新使命新任務,我們更要用好改革“關鍵一招”,在深化改革上持續破題、不斷加力,切實鞏固拓展改革綜合效能。


持續推進兩級管理體系改革。二級單位是校(院)各項工作從決策部署到落實落地的關鍵一環,也是推動改革發展的“戰斗單元”。要深化放管服、下放自主權,優化類法人治理體系,制定權責清單,實現人財物分級管理,確保權責利清晰明確,讓聽到炮聲的人作決策,充分激發二級單位辦學活力,真正讓發展主體“動”起來,加快從“大學辦學院”向“學院辦大學”轉變。


加快推進教育評價改革。教育評價改革是一場真正意義的教育變革,事關教育發展方向,有什么樣的評價指揮棒,就有什么樣的辦學導向。校(院)獲批全省教育評價研究分中心,這給了我們先行先試、探路領跑的重要契機。要加強建章立制,研究制定教育評價改革實施方案,對照每項改革任務,細化落實舉措,明確實施路徑。要以教育評價改革牽引綜合改革,完善治理體系,構建校(院)考核學部(學院)、學部(學院)考核團隊、團隊考核個人的“多級考核”模式,優化以人為本、講究貢獻的業績考核導向,加快構建高質量教育體系。


全面深化財務管理和人事制度改革。財務管理是重要保障,是高質量發展的前提和基礎。要堅持多渠道籌集資金和科學編制預算相結合,嚴格財經紀律和優質高效服務相統一,不斷完善“以收定支、收支相適”的分級預算管理體系,推進財務分級管理機制有序建立,切實做到“量入為出、收支平衡、突出重點、講求績效”,真正“把錢花在刀刃上”,為校(院)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財務保障。要健全兩級人事管理體系,統籌用好各類編制資源,提高編制使用效益,合理規劃人員內部流動,全面優化干事創業環境,大力提升基層獲得感幸福感,讓“有限資源”發揮“最大效用”,不斷為事業發展注入新動力、激發新活力。


(四)激活賦能增效的“關鍵變量”


秉綱而目自張,執本而末自從。


事必有法,然后可成。突出重點,抓住關鍵,才能提綱挈領。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高水平大學是一個由諸多領域、諸多環節、諸多層面構成的系統工程,各領域各環節關聯性、耦合性要求更高,尤需找準“影響因子”,把握“關鍵變量”,解鎖“核心密碼”,才能實現事半功倍。


山雄有脊,房固賴梁。變乃天地之常道,以守應變,終究為時勢所淘汰;惟有以創迎變方能順天應勢、精進臻善?;仡櫺#ㄔ海└母锇l展歷程,影響變量應該有很多,但“人才培養、學科建設、科技創新、社會服務……”無疑是首要的“關鍵因子”,是我們必須緊緊抓住的“牛鼻子”,必須一以貫之、絕不動搖,切實讓“關鍵變量”成為“最大增量”。


全力提升人才培養質量。育人為本,質量為要。立德樹人是根本任務,是校(院)走得更遠、走得更好的關鍵所在。沒有一流的本科教育,就談不上一流的學科和一流的大學。我們要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初心,勇擔“國之大計、黨之大計”使命,構建高質量人才培養體系。要扎實做好新一輪本科教學審核評估整改,對照專家組反饋意見,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嚴格教學質量管控,持續夯實人才培養中心地位和本科教育教學核心地位,全力打造全員參與、全過程監控、全方位評價的本科教育質量文化,真正實現“以評促建、以評促改、以評促管、以評促強”。要強化人才供給,堅持以發展視角把握人才培養規律,深化課堂教學改革,突出質量核心,深入落實就業民生工程,積極探索“產學研用創”人才培養模式,扎實推進人才鏈、教育鏈、產業鏈、創新鏈“四鏈”融合,不斷提升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匹配度契合度,努力培養“基礎扎實、素質全面、富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創新應用型人才,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實人才支撐。


全力推進學科專業建設。夯基壘臺,積厚成勢。學科建設是龍頭抓手,是衡量校(院)辦學水平的核心指標。沒有高水平學科,校(院)就沒有未來,更談不上建設高水平大學。要深化學科專業供給側改革,堅持提早謀劃、超前布局,加快分類發展、特色發展,精準對接產業需求、優化學科專業布局,真正構建起既立足校(院)實際,又契合產業發展,既重點突出、特色鮮明,又相互支撐、協調發展的學科專業體系。要加大學科建設力度,堅持唯星必摘、唯旗必奪,加快傳統學科提質增效,推動新興學科布局起勢,突破固有邊界,推進學科交叉融合,打造特色優勢亮點,建立雁陣式學科集群,切實激發學科發展內生動力,實現更多學科協同發展。


全力增強科技創新能力。滿眼生機轉化鈞,天工人巧日爭新??萍紕撔率堑谝簧a力,是校(院)最大的比較優勢。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科技引領發展,創新改變世界?!弊撔戮褪亲グl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校(院)作為山東省高水平大學“沖一流”建設高校、全省重點建設的應用研究型大學和最大的綜合性自然科學研究機構,擁有豐富的科研和人才資源,在加快科技創新、助力經濟社會發展方面使命光榮、責任重大。要持續強化科研攻關,堅持“四個面向”、強化“頂天立地”,積極開展有組織的科研,產出有價值的成果,在前沿、新興、交叉、特色領域提前布局、整合資源、打造特色,持續提升科技創新源頭供給水平,在強鏈補鏈延鏈上展現新作為,更好地服務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要大力實施基層學術組織改革,推進資源下沉,突出績效導向,做實科學研究實體單元,進一步優化科研范式、理順科技組織體系和平臺管理機制,充分激發各類主體科技創新活力。要建強用好科技創新平臺,堅持“做大增量、盤活存量、提升質量”,高標準建設好全國重點實驗室等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持續深化與地方、企業、大院大所等戰略合作與聯合攻關,推動更多研究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全力支撐經濟社會發展。大道之行,天下為公。服務社會是重大使命,是校(院)融入支撐國家和省重大戰略的價值體現。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新時代新征程,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實現新型工業化是關鍵任務?!?nbsp;新型工業化是推進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工科大學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方向和主要抓手。我們要立足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這個最大政治和新型工業化這個重大戰略,精準把握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集群化發展趨勢,持續強化需求導向、結果導向、市場導向,大力推進產教融合、科教融匯,切實服務支撐產業發展。要立足校(院)特色優勢,在傳統產業領域,強化技術攻關,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在新興產業領域,強化科技創新,推動構建新質生產力,助力新興產業加速崛起;在未來產業領域,持續發揮超算中心等平臺優勢,賦能產業數字化進程。要主動對接企業需求,持續強化與龍頭企業、鏈主企業深度合作,實行“一學科一產業、一學院一鏈主、一團隊一項目”,扎實推動科技成果精準支撐產業發展,奮力答好“新型工業化強省戰略工大(科院)何為”的時代之問。


(五)實現事業發展的“關鍵躍升”


志之所趨,無遠弗屆,窮山距海,不能限也。


大道至簡,實干為要。為者常成,行者常至,歷史不會辜負奮斗者、實干者。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新征程是充滿光榮和夢想的遠征,沒有捷徑,唯有實干?!眲倮粫约合蛭覀冏邅?,我們必須自己走向勝利。人是事業發展的關鍵要素,奮斗是實現夢想的唯一路徑。只有奮斗才能攻堅克難,只有實干才能夢想成真。


事再難做則必成,路再遠行則將至。大潮已經起勢,會當中流擊水。讓我們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扛牢“走在前、開新局”使命擔當,助力塑造高質量發展“十個新優勢”,持續強化以學生為中心的工作理念,嚴格按照“高質發展是第一要務、立德樹人是根本任務、科技創新是最大優勢、深化改革是不竭動力、高端人才是第一資源、學科建設是龍頭抓手、國際合作是特色品牌、安全穩定是重要保障”的思路,著力“抓黨建、提質量,重內涵、強學科,謀創新、促轉化,補短板、揚優勢,建體系、沖一流”,以積極進取、開拓創新的龍馬精神,龍騰虎躍、魚躍龍門的干勁闖勁,不折不扣抓落實、堅定不移促改革、凝心聚力謀發展,落實落細年度各項重點工作,奮力開創高水平大學建設新局面,不斷為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以優異成績向新中國成立75周年獻禮。


一樹和風千萬枝,姹紫千紅滿園春。春日的校園,暖陽高照、惠風和暢,帶來濃濃春意,春和景明、萬物吐綠,煥發勃勃生機。


風勁帆滿圖新志,翼舉長云之縱橫;又乘春風浩蕩時,晴山沓兮萬里新。人勤春來早,功到秋華實。這個春天,讓我們滿懷豪情再出發?。?! 


工大要聞

99久久er这里只有精品_久久久久久久久熟女AV_久久国产精品免费一区_色婷婷亚洲精品天天综合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