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頭版聚焦齊魯工大(省科學院)

發布時間:2023-11-16通訊員:朱玉燕出處:宣傳部(新聞中心)供稿審核人:責任編輯:王炯垚訪問量:580

11月10日,《科技日報》刊發題為《扎根黃河三角洲,論文寫在鹽堿地——齊魯工大探索鹽堿地生態保護和農業高質量發展新路徑》的文章,報道校(院)探索鹽堿地生態保護和農業高質量發展的路徑和經驗做法。

 

   

全文如下:


現在,王曉已經適應了“濟南市—東營市—濟南市”的雙城生活。3年前,這位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以下簡稱“齊魯工大”)化學與制藥學部主任,帶領團隊一頭扎到黃河三角洲鹽堿地里,圍繞藥用植物耐鹽堿適應性轉變、質量評價及其綜合利用等開展深入研究。如今,他們的鹽堿地適宜性藥用植物品種已經面世并推廣開來。


  王曉并不孤獨。


  11月7日,科技日報記者在齊魯工大采訪時,拿到了一份“關于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支撐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任務進展的匯報”。從匯報上看,該校打造了支撐黃河國家戰略的“組合拳”,根植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組建跨學科、跨平臺、跨團隊的“聯合艦隊”,破解難題,將論文寫在了黃河沿岸。


36條任務,推動鹽堿地變身“大糧倉”


  大豆種在含鹽量達千分之五、被視為“不毛之地”的鹽堿地里,不僅長勢好,還高產,這是今年10月在黃河三角洲鹽堿地里眾多專家進行實收測產的場景。結果顯示,這個新品種畝產達300公斤以上。


  作為上述項目的參與者,齊魯工大碩士生導師郭凱向記者表示,在鹽堿地里種大豆,他們要為中國豆植入“耐鹽芯”“高產芯”。


  “由治理鹽堿地向適應鹽堿地轉變,由化學農業向生物農業轉變,由傳統農業向智慧化現代農業轉變,努力探索鹽堿地生態保護和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苯衲?月8日,在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上,山東省科技廳副廳長梁愷龍對外強調了鹽堿地綜合利用的“三個轉變”。記者注意到,齊魯工大組建的“聯合艦隊”在“三個轉變”中均有介入,并扮演重要角色。


  “服務國家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是學校的重要使命和責任擔當。我們生活在黃河之畔,服務支撐黃河重大國家戰略,推動黃河流域的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是開展科學研究的重要導向?!饼R魯工大黨委副書記吳衍濤表示。


  在該校下發的《支撐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中,他們梳理出36條任務,事關建設支撐學科群、改革人才培養模式、推進科技自立自強、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等九大方面。該校十余個部門、學部深度參與實施。


  沿著濟南市主干道經十路往東,一座圓筒狀建筑引人注意。這里是國家超級計算濟南中心(以下簡稱“濟南超算”)所在地。作為黃河流域“最強大腦”,它肩負著為黃河國家戰略提供算力和數據支持的重任。


  濟南超算主任吳曉明告訴記者:“目前濟南超算承擔的黃河‘數據立方’和HALOC模擬器,作為支撐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數字基礎設施,引領黃河流域各個超算中心在這個領域的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p>


  這個平臺是齊魯工大搭建的服務黃河流域眾多平臺中的一個。


科技支撐,讓鹽堿地變成肥沃田


在位于黃河三角洲的山東合悅“鳴翠人家”百合全產業鏈項目現場,“端牢中國飯碗,開展鹽堿地綜合利用”幾個大字格外醒目。


  在鹽堿地上種百合,首先要改良土壤。山東合悅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項目經理張帥告訴記者,得益于齊魯工大的新技術,土壤鹽堿度從1.0%降至0.6%以下。


  “質量好的品種,往往都經歷了某些嚴苛的環境?!边@是國家中藥材產業技術體系濟南綜合試驗站站長王曉研究員的心得。


  兩年前,他們與企業合作建立鹽堿地中草藥現代生態產業園,并承擔了省級項目“鹽堿地中草藥現代生態產業集成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目前在黃河三角洲農高區建立金銀花種質資源圃1處,引進和保存金銀花、丹參、木瓜等藥用植物種質資源90余份,篩選出鹽堿地適宜性藥用植物品種,初步構建了鹽堿地中藥材生態種植體系,推廣面積達200畝。


  齊魯工大深耕黃河流域,從種子到種植,從植物到動物,全產業鏈介入鹽堿地綜合利用。


  在鹽堿地上養殖畜禽,環保是大事。該??蒲袌F隊開展了畜禽養殖廢水及再生水資源化利用,180立方米牛糞可在7小時內分離完成,經過24小時高溫發酵后產出的固體含水率約60%,可直接用于奶牛的臥床墊料;每天產生的400立方米廢液全部進入厭氧罐發酵系統中,產生沼氣,實現糞污資源利用和零排放模式。


  依托濟南超算,齊魯工大擁有豐富的算力資源。他們構建了第一個針對“山東省境內黃河流域—山東近?!标P鍵帶“大氣—陸地—徑流—海洋—生態—污染物”的高分辨率數字模擬仿真系統;打造的山東算網匯聚高性能算力Eflops級,人工智能算力Eops級,存儲200PB級,網絡聚合帶寬200Gbps,覆蓋山東16地市主要數據中心,連接重點算力用戶……

“面對新形勢、新機遇、新挑戰,我們將利用科教產融合抓手,打造高水平科研‘聯合艦隊’,為提升黃河流域發展水平貢獻工大(科院)力量,讓黃河更好地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眳茄軡f。

                            (記者:王延斌 通訊員:閆勇)

 

工大要聞

99久久er这里只有精品_久久久久久久久熟女AV_久久国产精品免费一区_色婷婷亚洲精品天天综合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