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下午,應學校教師教學發展中心、輕工學部皮革化學與工程學院邀請,首屆國家級教學名師、中山大學王金發教授來校作了題為《探索研究性教學,做引路人》的教師發展報告。輕工學部各學院相關負責人、全體教師及學校教師教學發展中心相關人員共計200多人聆聽了報告。此報告是學校教師教學發展培訓系列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王金發以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召開視頻做為報告開場,緊緊圍繞“立德修身,做引路人”這一主題,從“開放式研究性教學”、“《三位一體》教學模式”、“第二課堂”和“影響力”等四方面進行了講解。他首先與各位教師分享了他在國外求學,并在學成之時毅然選擇回國,投身教育事業的心路歷程,講述了自己潛心教書、用心育人的經歷;并以所在的中山大學細胞遺傳實驗室開展的“開放式實驗教學”為例,提出了“時間開放,空間開放,儀器開放及內容開放”的開放教學理念。教學方面,他提出了課前老師要“早早到,站著講”的“站講臺”藝術,授課中要充分展現“語言藝術”、“肢體藝術”、“媒體藝術”和“心靈藝術”,充分應用手、腳、腰、身、課件、板書和網絡,用“眼眸傳神”掌控課堂,達到教與學“心有靈犀”的師生互動理論,深入淺出地闡釋了“三尺講臺鑄師魂,四方書案畫乾坤”的深刻內涵;課后要求學生做思維導圖,看外文文獻,進行英文文獻演講的新方法、新思路。他還闡述了研究性教學和教學性科研的關系,認為教研并重、融教于研才能贏在講臺,講課才能釋放正能量。他認為教師的職責在于傳道、授業、解惑和塑人,教師的精神在于奉獻,青年教師應從塑造人格魅力、知識魅力、藝術魅力三方面努力,站穩講臺、成為“人師”。
最后,王金發以“Try again,Again try, Again again try, Try try try”的理念,號召廣大教師通過自身不斷的嘗試與改變,努力實現個人、家庭與社會價值。
王金發的整個報告睿智風趣,激情飽滿,內容豐富、理念新穎,極大地感染了在場的各位老師。大家一致認為王教授所倡導的“明道、信道、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的教育理念和當前我校正在大力開展的“德融課堂”評選活動不謀而合,一定要認真領會,認真思考,認真實踐,改進教學水平和方法,不斷提高立德樹人水平,推動學?!敖田L、學風、考風”建設,進一步提高育人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