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跨校上課后,要是能去山東大學上經管課就好了。”聽聞校際聯盟間能實現跨校上課,并且互認學分的消息后,齊魯工業大學大三學生溫博晗很是高興。就讀于輕工學部釀酒工程專業的他雖然學的不是財商類專業,但創業成立了一家早餐外送公司,他希望能有更多的平臺來彌補自己的短板。
今后,像溫博晗一樣有需求的學生該開心了。9日下午,山東召開推進高等教育綜合改革新聞發布會,提出高校將實施專業同城跨校整合,建立校際合作育人模式,支持高校建立校際聯盟、專業聯盟,互換學生、互認學分……而記者采訪了解到,雖然濟南同城還尚未有類似的校際聯盟,但在全省已有先例。
【早有先例】 煙臺三所大學已互認學分 濟南有高校加入省內聯盟
2012年,在煙臺大學第七屆教學工作會議上,同城高校學分互認的消息引起大家關注:考上煙臺大學的學生,可以到山東工商學院、濱州醫學院(煙臺校區)上課,考試及格同樣可以拿到學校學分。這可以說是開了省內高校學生同城“走校上課”的先河。
濟南是否有高校加入類似聯盟呢?10日,記者咨詢了山東大學、齊魯工業大學等多所高校,教務處相關負責人均表示,同城內高校尚未實現校際聯盟,但在全省、全國范圍內,學校多多少少都加入了相關資源共享的聯盟。如山東大學就與同濟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天津大學等眾多985高校簽訂相關資源共享協議,學校間相互派遣學生到對方高校學習,派出去的學生在接收方學校就讀時,如同本校學生一樣,正常聽課、學習,享受該校學生的一切便利,結束后由接收方學校提供成績單,帶回原校經審核后納入學分。
同樣,齊魯工業大學去年也參與了由山東科技大學發起成立的山東省高等學校課程聯盟。該聯盟也是基于高等學校優勢互補和資源共享開展的,參與學校有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理工大學、青島科技大學等10所高校。在學分認定方面,聯盟協議明確規定“派出學校承認學生在交流訪學期間所取得的學分,認可接收學校出具的成績單、學習表現等證明材料;學生交流訪學期間應修學分和學時總量,原則上和派出學校同專業同年級應修學分和學時總量相當”。
【校方態度】 跨校上課需考慮地域因素 課程多開放學校的拿手課
“讓學生跨校上課,要想惠及到更多學生需考慮地域因素。”10日,齊魯工業大學教務處相關負責人表示,雖然此前加入了山東省高等學校課程聯盟,但由于需要跨市學習,并沒有多少學生愿意去。“去年我們學校最終有2名同學選擇到青島科技大學學習。”該負責人表示,目前正在考慮聯合成立一個長清校區高校的校際聯盟。
在開放的專業課方面,學校也多選擇自己學校的優勢課程。以煙臺3所同城互認學分的高校為例,他們開放的就是各個學校的拿手課,比如煙臺大學的法學課程就對濱州醫學院和山東工商學院開放;濱州醫學院的中國醫學史、中醫養生學、藥物濫用3門“共享課”也對煙臺大學的學生開放;齊魯工業大學對省內10所高校開放的也是自己的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產品設計專業、機械設計制造及自動化專業等優勢專業。山東大學的數學、漢語言文學以及經管類專業也備受全國其他985院校學生的青睞。“校際聯盟、專業聯盟要想運轉起來,必須得開放優勢和特色專業,這樣才能吸引學生參與。”一高校負責人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