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非遺”進齊魯工業大學 大師現場傳藝“收學徒”

發布時間:2014-10-27通訊員:張蓓 李曉曉出處:宣傳部(統戰部)供稿審核人:責任編輯:訪問量:354

  齊魯網教育頻道1024日訊(記者張蓓通訊員李曉曉)1024日,由濟南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主辦,濟南市群眾藝術館、濟南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齊魯工業大學藝術學院承辦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走進齊魯工業大學”在齊魯工業大學圖書館舉行。包括剪紙、古馬車制作、面塑、皮影戲、濟南古琴等15項代表濟南最優秀的傳統手工技藝項目在大廳展覽演示。

  在展示大廳,現年76歲高齡的面塑大師何曉錚被一群學生圍得水泄不通。“學面塑技藝,最重要的是喜愛。興趣才是你最好的老師。”老人一邊說話,一邊將幾個不同顏色的面條揉捏在一起,似乎一眨眼的工夫,神勇的關公就活靈活現地大家面前。

 

  “面塑藝術鍛煉動手能力,而且對于我的環境設計專業的學習非常有幫助。”慕何曉錚之名而來的范志星正拿著自己的面塑作品向大師請教。對于這樣一次面對面與大師交流的機會,他分外珍惜。

 

  在面塑的旁邊,精湛的古馬車顯得格外高大。記者看到,這輛馬車制作非常精良,從車把、車轅到車輪均是手工制作。在車棚的一角,三個大字也格外醒目,“收學徒”。據“齊魯古車第一人”楊崇華介紹,楊家木鋪雖已有百年歷史,但真正了解的人并不多。他希望能多一些平臺,讓更多年輕人了解這門古老的技藝,傳承藝術精髓,讓這項具有濟南特色的手工藝散發出更大魅力。

  在皮影戲演出廳,不時爆發出陣陣歡笑聲和歡呼聲。由濟南皮影戲第五代傳承人李娟及其搭檔樊瑩兩個人完成的《孫悟空大戰蝎子精》正在上演。

 

  “我是第一次看皮影戲的現場演出,真是大開眼界。”材料學院的鄭浩說,看著幕布上的人物演繹著既熟悉又陌生的故事,聽著一口地道的濟南方言,感覺非常有意思,“要是我們也能學習這門手藝就好了,可以自己編排演繹喜歡的劇目。”

  在現場,有一位特殊的剪紙人,他就是齊魯工業大學的青年教師顧朋泉。作為現場最年輕的非遺項目傳承人,90后顧朋泉的剪紙手藝獨具特色,惹人注目。

 

  “梅花經過簡化后的花為五瓣,可以用不同的手法來表現,在畫時首先把‘火’字骨架確定好,再畫花瓣,最后畫花蕊。”顧老師邊講解,邊演示制作過程。據他介紹,他的課程主要面向藝術學院,希望通過此次活動的開展,能吸引更多年輕人的關注,了解剪紙藝術的歷史和特性。

 

  據此次活動的承辦方之一,齊魯工業大學藝術學院相關負責人表示,非物質文化遺產走進學校,不僅能讓學生深入了解面塑、剪紙、古琴等非遺項目的文化傳播和技藝傳承,培養學生對非遺文化的興趣,更能陶冶他們的高雅情趣,使民俗藝術得以代代傳承,長盛不衰。

 

  此次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活動是繼教學實踐基地落戶濟南群眾藝術館之后,雙方又一次深入合作。下一步,藝術學院還會聘請相關的專家、項目傳承人來校辦講座,授技藝。這樣不僅能讓學生有更多機會學習到非遺知識,也給非遺傳承人一個發揮的舞臺。

 

  演出過程高潮迭起,精彩不斷,來自不同領域的多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紛紛亮出絕活。山東大鼓、快板書、單弦、山東琴書……各種形式的精彩劇目輪番上演,贏得了在場觀眾的陣陣喝彩。演出現場,藝術家們還就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保護與大學生進行互動問答,氣氛熱烈活躍。

媒體工大

99久久er这里只有精品_久久久久久久久熟女AV_久久国产精品免费一区_色婷婷亚洲精品天天综合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