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學校辦成好大學是所有大學里的人的使命,也是所有大學管理與研究者追求的終極目標。
好大學為學生而辦,為社會所用
何謂好大學?好大學就是更多更優秀的學生喜歡來求學,就是更多更知名的用人單位喜歡聘用這里的畢業生,就是這里的畢業生為社會作出了更多更大的貢獻。好大學是社會公認質量好、水平高、能力強、信得過的大學,也就是我們黨所說的“人民滿意的大學”。而學生是否滿意是衡量好大學的第一標準。
如何把學校建成好大學?真正的建設和發展要靠大家,靠全體教職員工,靠全體學生。每一位教職員工都要以敢于否定自己的氣魄,打破所有束縛發展的思想,學習國家及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及先進辦學理念先一步,謀劃的科學性高一籌,對社會訴求和黨的精神的理解深一層。每天都有進步,每人都做貢獻,“思富、思變、思好”,這樣日子才可能過好,學校才可能建好;這樣,大學才能不斷創新知識、引領社會,不斷超越自我、追求卓越。
教授應該以父母之道對待學生
大學的核心是學生,教育原理就是這么簡單,但這又是教育的最頂尖理論?!耙詫W生為中心”的辦學理念,是建立現代大學制度的出發點和總的要求。
教師工資中很大一塊來自學生的學費,從這個意義上也可以說,學生是老師的衣食父母。從學生交學費的第一天起,學生和學校就形成了教育消費者和服務者的關系。作為消費者,學生有權利追究在學校里應該獲得什么,有權利質詢學校提供的是不是好的課程、是不是優質的學習資源,有權利要求享受滿意的服務。但古語云:“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睂W生和老師之間不單純是消費者和服務者的純商業關系,而是共同構筑了一個和諧的大家庭,教師要以父母之心對待學生,學生要以學子之道對待老師。好的老師首先要學會換位思考?D?D如果是自己的孩子,希望他受到怎樣的教育。
一個人、一個單位可能會做錯事、做糊涂事、做效率低的事,甚至是后悔終生的事,但是在大學里只要厘清了這一理念,把握住一點,那就是“一切為了學生”,一切工作圍繞著學生的學業開展,以培養優秀的學生作為干事創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怎么做都不會犯錯誤、不會后悔,人生也就不會有遺憾。
提高效益是辦好大學的首要問題
大學里只有兩件事,一是教學,二是服務。服務也是圍繞教學來進行的,是為了保證教學工作的正常運轉。所以,大學里所有的事情最終歸結到一件事上,就是老師教、學生學。如果老師講的是無用的或者是過時的東西,學生學的是重復的內容和陳舊的知識,這是令人觸目驚心的浪費。據考察得知,國外名校的教授都是使用以自己的研究成果為支撐的講義,講義每年都有調整,每三年更新一次。但據國內的一項調研,國內有些教材竟然幾年甚至幾十年不變,許多課程明顯陳舊、重復、冗長,有相當一部分課程不能與現代科技文化發展相銜接,嚴重滯后于時代。
所以,大學里最浪費的事,不是水電用多了,不是運行成本太高了,而是老師說廢話,學生讀舊書。一整年出去游山玩水的教師,跟在課堂上講一年廢話的教師相比,后者更可惡。因為后者不僅浪費了自己的時間,還浪費了學生的黃金時間。從經營的角度來看,大學四年要做好一個等式:這就是學生的黃金時間,加上父母的資金投入,加上政府、高校等社會投入,等于學生就業后的更高收入、對社會的更大產出。做不出這個等式的大學就不是好大學,做不出這個等式的老師就不是好老師。
課程是辦學的基本單元
一所大學的奮斗目標,就是讓讀過大學的畢業生有好的“出口”,讓學生成為大學的品牌,這是保持大學生命力和競爭力的永恒真理。
中國大學面臨的最大矛盾,是完全計劃的“入口”和完全市場的“出口”。和一般消費者不同,學生消費的不是有形商品,而是課程。高校是課程的生產者,高等教育服務的提供者。要想培養品牌學生,首先要提供最先進的課程。怎樣的課程是先進的?學校的終端產品是畢業生,畢業生進入社會后,要有引領世界政治經濟發展的雄心和實力,因此,未來國家行業領域的員工需求的知識體系和能力體系,就是學校的課程要提供給學生的內容?!皬某隹谕卣摇?,創新課程體系建設是解決當前矛盾的最佳方案。
按此思路,大學構建并實施以“五門骨干課程”為核心的創新課程體系建設?!拔彘T骨干課程”是指,一年級集中主要精力,掌握外語、網絡信息兩門“工具”課程。二、三年級集中課時,完成基礎綜合與專業方向兩門“素質”課程。四年級主要安排以職業生涯設計為主題的畢業設計課程,集中進行就業、職業等“出口”能力的培養。
大學的經營與企業的經營不同,因為大學的產品?D?D畢業生畢竟只是“準產品”,學校追求的也不是利潤的最大化。但從市場的角度看,二者在理念層面上是一致的。所以經營大學就要向企業學習,高度重視產品質量,而產品質量要從原材料、零部件、裝配線這些基礎性環節下功夫,哪一件差了都會導致“產品”的缺陷。讓學生得到最好的教育是鑄造學校品牌的必由之路?!?/F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