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山東高校掛職團干體驗“磨礪的滋味”

發布時間:2011-10-11通訊員:出處:人員機構供稿審核人:責任編輯:訪問量:943

         從惶惑焦慮到對基層團委工作熟稔有余,短短8個月,山東省156名高校掛職團干實現了自身的成長和蛻變。
    
      據團山東省委統計,在過去半年間,全體掛職干部共走訪基層單位2965個,訪談團員青年19453人,推動完成鄉鎮街道團組織格局創新1079個,推動非公企業建團2789個,幫助青年實施貸款項目2140個……堪稱一份沉甸甸的中期成績單。
    
      高校掛職團干部的到來,為縣級團委整合了新資源,帶來了新思路。
    
      劉賢峰是山東輕工業學院電子信息與控制工程學院團總支書記,在學校工作期間,就比較擅長利用新媒體開展工作。掛職濟南平陰縣團委副書記后,他主動開通了“平陰青年”網易微博,利用新媒體擴大共青團影響面。他修改了“平陰青年網”不實用的板塊,增加了互動性、即時性較強的欄目,努力搭建平陰青年網上之家。
   
      觀水鎮,位于煙臺市牟平區最偏遠的地區。2011年之前,在這里任鎮黨委書記多年的于剛甚至從未想象過博士、大學生實踐團隊會走進觀水,盡管這里被譽為“中國蘋果第一鎮”。
    
      解曉亮的到來讓這一切成為可能。
    
      經解曉亮牽線搭橋,他所在的山東工商學院的廖少宏博士帶領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調研團隊入駐觀水鎮,近百所高校的社會實踐團隊也紛紛進駐,70多名博士的調研課題立項,3個相關招商引資項目進入論證階段。
    
      鑒于村兩委換屆鄉鎮干部人手缺乏,解曉亮提出為鄉鎮配備團建助理的建議,從所在高校嚴格選拔了50名優秀大學生助力基層團委工作。通過這些大學生,把區內的大學生廣泛聯系了起來,牟平鄉鎮共青團擺脫了工作力量不足、活動無青年參與的窘境,團組織振臂一呼,就有數百名有熱情、高素質的大學生響應。
    
      對解曉亮本人而言,收獲同樣很大。他以團牟平區委的品牌活動――“愛在家鄉”活動為調研對象,分別確定并開展了《校地聯合青年培養模式研究》和《“黃藍戰略”下的高校共青團工作與“愛在家鄉” 基層團建創新工作模式研究》兩項課題研究。
    
      “他們帶來一陣清新的風?!庇趧偢锌卣f。
       
      菏澤是山東省內農民外出務工開展最早、人數最多的市。掛職菏澤市巨野縣團委副書記的張明亮發揮專業優勢,運用CBIGT(認知行為互動團體心理輔導)技術對當地網絡成癮青少年進行干預。
    
      他還提出對農村留守兒童的社會適應問題進行3年的追蹤調研計劃,希望最終繪制一條反映留守兒童心理健康變化的年齡動態曲線。
    
      回顧半年來在基層掛職的感受,受訪掛職干部均坦言,要把掛職當作任職,只要足夠努力,基層是大有可為的。
    
      “為當地踏踏實實地做點實事,真心實意地服務青年,不搞花架子,不走過場?!睊炻毼鲗幨袖抑锌h的孫作頂說出了大家的心聲。
 
 
 

媒體工大

99久久er这里只有精品_久久久久久久久熟女AV_久久国产精品免费一区_色婷婷亚洲精品天天综合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