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輕工學院學生張成美的病情被媒體報道后,該校經濟管理學院團總支的辦公電話一下子變成了"愛心熱線",許多老師和同學紛紛打來電話,詢問張成美的近況,并表示要為她捐款。
在寒假里,張成美被診斷患有急性再生障礙性貧血。張成美<--ADV_CONTENT-->來自濰坊安丘的一個農村家庭,已花去的10多萬元治療費讓家里負債累累。無奈之下,一家人只好向學校求助。
該校"王玲特困生基金"負責人王玲代表基金會捐款1000元,王玲表示,張成美品學兼優,在校期間各方面表現都很好,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現在她遇到了臨時的經濟困難,我們都要伸出手來,盡最大努力幫助她渡過難關,鼓勵她要振作起來,頑強與病魔作斗爭,祝愿她早日恢復康復,盡快完成學業。據了解,該校"王玲特困生基金"成立于2006年,基金主要用于在校家庭較為困難并且學習優秀的學生。三年來,該基金先后收到多筆捐款,總額已達67426元,資助經濟困難學生五十余名。
該校機械工程學院6個畢業班的222名畢業生,在離校前拿出部分舊書及生活物品,積極組織義賣,將所得收入4000余元全部捐獻出來,用于救助張成美。據該院機械04班班長解立洋介紹,"此次捐款是同學們從個人物品的義賣中積攢起來的,雖然金額不大,但代表了全體畢業生的一份心意。"張海龍則表示,全體輕院學子都是一家人,都是這個大家庭的一分子,希望能幫她早日身體康復,完成學業。同時,畢業生們也是想通過向基金會捐款的形式,表達對母校、對老師的感恩之情。
該校數理學院王嬌同學也捐出600元錢。她在一年前期末考試時,在教室撿到600元錢,當即交給監考教師,后轉交數理學院辦公室,一年多過去了,一直無人前來認領,了解到張成美的情況后,經數理學院老師和王嬌同學協商,決定將600元現金轉交給基金會,用于救助張成美,讓這筆"未名款" 成為一筆"善款",發揮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