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日報】51個技術中心引來經費4000萬

發布時間:2008-10-15通訊員:出處:人員機構供稿審核人:責任編輯:訪問量:1008

         山東輕工業學院有一位王瑞明老師,人送別號“泡”企業的大學教授。王教授泡企業的功夫了得,以至于許多企業的傳達師傅都與他相熟,他也因此有了進廠門不用登記的“ 特權”。

      與一些教授兩耳不聞窗外事、苦坐書齋以求學不同,王教授的說法是:“學工科的怎么能遠離生產實際!”正因為有了這樣的思路,他既沒有科研成果轉化無門的尷尬,也沒有科研經費拮據的苦惱。

      王瑞明現任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院長,是發酵工程省級重點學科學術帶頭人。與生產實際的“零距離”,使他手頭總是有諸多橫向課題。我省著名民營企業西王集團,年生產結晶葡萄糖30多萬噸,是世界上最大的葡萄糖生產基地,但每天產生的大量含葡萄糖的廢液一直困擾著企業,當時只有利用法國的技術轉讓來解決,可是對方報價之高令人咋舌。

      在這種情況下,西王集團和王瑞明走到了一起。 王瑞明和他的幾位研究生經過近兩年的艱苦攻關,于 2005年完成了“葡萄糖廢糖蜜生產面包酵母項目”研究,此技術當年就為西王贏得經濟效益 9600多萬元。算下來,全部科研投入還不及法國企業技術轉讓報價的三成,西王和王瑞明都成了大贏家。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2006年,王瑞明與青島啤酒集團合作完成的“啤酒高效低耗釀造技術的開發與應用”項目,在青啤集團20 多家生產廠成功推廣應用,三年來新增產量 241噸,節約投資12 億元,項目因此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高校與企業的合作帶來的是雙贏的結果。目前,山東輕工業學院已與青啤、西王、華泰造紙、晨鳴紙業、皇明太陽能、省煙草公司等幾十家企業,共同掛牌建立了 51 個實驗室和企業技術中心,這些技術中心很多就設在校園里,主要分布在發酵工程、制漿造紙科學與技術等 10 個省部共建、省級重點學科(實驗室)。

      不久前,我省嘗試建設的首個“山東省工程實驗室”,也已在該院落戶,現已進入驗收階段。它以山東輕工業學院國家一類特色專業――制漿造紙科學與技術為依托建立,由學校牽頭,晨鳴、 華泰、 泉林、 陽光等省內大型造紙企業共同參與,解決企業生產實踐中的難題。此外,“制漿造紙科學與技術省部共建重點實驗室” 也正在認定中,建成后每年將為學院帶來1600萬元的科研經費。

      這五十多個實驗室、技術中心,企業每年投入的科研經費已有4000多萬元,其中食品和生物工程學院1000 萬元,包含造紙專業的輕化與環境工程學院800 萬元?!鄙綎|輕工業學院院長陳嘉川介紹,“ 這種合作是多贏,也是緩解目前高校資金緊張的一條路子。 4000 萬元,可以解決學院全部科研經費的80% 。學院一年的學費收入不過 7000萬元,而建新校區的貸款利息每年也近5000萬元。



媒體工大

99久久er这里只有精品_久久久久久久久熟女AV_久久国产精品免费一区_色婷婷亚洲精品天天综合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