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酵”三十年“釀”出老總班
――山東輕工業學院78級發酵專業學生半數成老總
2008年10月18日,山東輕工業學院迎來了60周年校慶。1978級的學生們前來道賀,其中發酵專業的學生遞過名片,校長陳嘉川接過一看,名字后面的頭銜幾乎都帶著個“總”字……
他們是山東輕工業學院的第一批本科生。在此之前,這些人有的是農民,有的是工人,有的是民辦教師……1978年,高考把他們放在了同一個起跑線上,他們年齡最大的30多歲,最小的只有15歲?!叭缃?,這個班級大部分人成了‘老總’,成了企業精英?!痹谏綎|輕工業學院,這個“老總班”被傳為佳話。
他們是山東輕工業學院的第一批本科生。在此之前,這些人有的是農民,有的是工人,有的是民辦教師……1978年,高考把他們放在了同一個起跑線上,他們年齡最大的30多歲,最小的只有15歲?!叭缃?,這個班級大部分人成了‘老總’,成了企業精英?!痹谏綎|輕工業學院,這個“老總班”被傳為佳話。
拿到錄取通知感覺像在做夢
1978年,山東輕工業學校變成了“學院”,具備了招收本科生的資格。
陳嘉川也是山東輕工業學院1978級的第一批本科生。
他入學的時候15歲,在班級中的年齡是最小的,年齡最大的比他大了一倍。與其他同學相比,他是幸運的,因為1978年參加高考時,他還上高一,學校抱著“試試看”的態度允許他報名,沒想到他真的金榜題名。
1978年的普通一天,萊陽聯辦中學的民辦教師孫會易,給學生們上完課后剛走出教室,一名在門口等候的老師一把拉住他的胳膊:“校長去教育局開會,剛才打電話回來,說你考上大學了?!彼仁且苫?,然后是驚喜得不知所措。
1978年10月8日,周廣田早早來到輕工業學院報到。而就在開學的前一天,他還在工廠里上班,這讓他感覺就像做夢一樣?!?978年恢復高考時我25歲,報考要求年齡,沒結婚的剛好卡在25歲,如果再早出生幾個月,就沒有資格參加考試了。你可以想象這次機會對我人生是多么重要?!?/FONT>
陳嘉川也是山東輕工業學院1978級的第一批本科生。
他入學的時候15歲,在班級中的年齡是最小的,年齡最大的比他大了一倍。與其他同學相比,他是幸運的,因為1978年參加高考時,他還上高一,學校抱著“試試看”的態度允許他報名,沒想到他真的金榜題名。
1978年的普通一天,萊陽聯辦中學的民辦教師孫會易,給學生們上完課后剛走出教室,一名在門口等候的老師一把拉住他的胳膊:“校長去教育局開會,剛才打電話回來,說你考上大學了?!彼仁且苫?,然后是驚喜得不知所措。
1978年10月8日,周廣田早早來到輕工業學院報到。而就在開學的前一天,他還在工廠里上班,這讓他感覺就像做夢一樣?!?978年恢復高考時我25歲,報考要求年齡,沒結婚的剛好卡在25歲,如果再早出生幾個月,就沒有資格參加考試了。你可以想象這次機會對我人生是多么重要?!?/FONT>
當年每月8塊錢補貼一家人生活
1974年,孫會易高中畢業后回家務農。
那時孫會易感受最深的就是“空有抱負沒有舞臺”,如果沒上過學,也就安安心心地當農民,但是有了文化,也就有了浪漫情懷,也就知道有一種追求叫“理想”。孫會易應該算是幸運的,當時民辦教師是一個不錯的差事了,因為他學習好,學校點名要他。 “那時候,民辦教師每月有8塊錢補貼,不要小看這8塊錢,當時我就靠這8塊錢買一家人的生活必需品?!?br> 周廣田是濟南城市戶口,沒有正兒八經上過高中。 “當時找不到工作,1975年就下鄉了,戶口也得遷到農村去。不知道什么時候能再回城,可能1年、5年,也可能一輩子都回不了?!彼?977年回到濟南,趕上歷下一家食品廠招工,直接去了?!爱敃r干操作工人,多少鹽、多少糖、多少油,配好后一攪和。沒有搬運機器,一盒食品200斤,每天抬二三十噸的東西,一天下來腰酸背疼?!敝劣诠べY,他還是學徒工,按規定,第一年每月21元,第二年22元,第三年23元。
1978年,干了一年操作工的周廣田考入山東輕工業學院,成了一名令人羨慕的大學生。
多數人分到企業很快脫穎而出
1982年畢業后,工作問題每個學生都不用操心,在計劃經濟的體制下,每個人也都是“計劃”的一部分。大部分人去了企業,少部分人留校。
孫會易留校了,第一個月拿的工資54.5元,他從來就沒見過這么多的現金,因為平時根本就積攢不下錢來。他拿到錢之后先給父母寄了30元。
一年之后,27歲的孫會易經人介紹有了“對象”,在萊陽一家醫院工作?!敖Y婚之后,一方面考慮到兩個人得調到一個城市,另一方面,我覺得上大學前是民辦教師,大學畢業后還當教師,總覺得心有不甘。就想到社會的大風大浪中去闖蕩闖蕩?!庇谑?,他辦理工作調動,進入萊陽生物化學制藥廠,僅僅兩年時間就成了副廠長。1985年,他又調入萊陽制藥廠當廠長?!爱敃r廠里100多人,加上我就三四個大學生,碰到什么技術性的難題,就靠我們解決?!睂O會易感覺自己所學的東西沒有白學。
周廣田進入趵突泉啤酒廠,來自莒南農村的李學純則分配到了莒南酒廠……大部分同學進入企業之后很快都成了廠里的中流砥柱?!耙郧案傻氖求w力活,現在干的是腦力活。收入也比以前高多了?!敝軓V田終于感覺自己“出息”了。1988年,他已經是廠里的“二把手”。
李學純只用了三年,在而立之年成了一廠之長。
跑遍全國“撿破爛”立竿見影賺大錢
1991年,孫會易做出了他人生中最大的一次抉擇。1987年,他從萊陽制藥廠調入萊陽科委,成為一名體面而舒適的官員?!拔也幌脒@樣走完自己的一生?!碑敃r正好政府鼓勵機關辦實體,于是,孫會易在林業局的支持下建了一個化工廠。
兩個月后,孫會易賣了兩公斤產品,得到3.4萬元,為企業淘來“第一桶金”?!澳菚r候不要小看這3萬多塊錢,可以解決很多問題,比我現在掙好幾百萬都高興?!?br> 1998年,政府對企業“抓大放小”、明晰產權,孫會易個人將化工廠買下?!耙郧耙驗槭恰畤小?,多少都會感覺受到計劃經濟的影響。廠子成了個人的就不一樣了,感覺施展的空間更大了,真正發揮、考驗自己的時刻到了?!睂O會易失去了“國有”的靠山,同時也獲得了舞臺。
“我們這個公司1991年―1998年也在發展,但是發展比較慢。1998年之后,公司迅速膨脹發展壯大?!睂O會易享受到了“實現人生理想”的喜悅。
而1998年,對于李學純來說則很苦澀,也很幸運。1997年,金融風暴將莒南酒廠刮得岌岌可危,負債1.4億元??h政府將酒廠名下的味精、飼料等5個小廠分離,由李學純等人以26萬元承債式購買了產權,組建山東阜豐發酵有限公司。就是這個負債累累的“爛攤子”,給了他充分施展才華的舞臺。1998年,李學純開始了他全國范圍的“撿破爛”運動:當時,全國的味精行業全面進入低谷,100多家味精廠破產倒閉。到了低谷勢必重新反彈,李學純看到了機會,想借機擴大規模進行資產重組。他沒錢買新設備,而破產企業想賣設備,這樣的買賣做起來顯得非常容易。他南下海南、廣州,北上黑龍江、吉林,西至新疆、甘肅,一圈下來,滿載而歸。
立竿見影。從1999年底到2004年底,阜豐第一年掙了300多萬元,第二年600多萬元,第三年翻到了1500多萬元,第四年是3000多萬元,2003年是5390萬元,2004年是8500萬元。
如今阜豐已經由“公司”變為“集團”,成為一家從事生物發酵制品生產的企業,綜合實力在全國同行業中位居前列。
時代機遇造就特色“老總現象”
輕工業學院1978級發酵專業兩個班共有學生70多人,現在一半以上都是“老總”級的人物了。
“我現在覺得我個人的人生很有價值,因為我幾乎是站在了時代改革的前沿?!睂O會易的自我評價毫不謙虛。
“因為輕工業學院是理工院校,絕大部分畢業生都進入了企業。被人稱道的‘老總現象’不足為奇,這是他們那一代人的特色?!睂O會易當年的班主任于君瑞說,“因為,時代賦予了他們機遇,而時代也正需要他們,他們也充分施展了自己的才智,在改革開放的過程中,企業一直是前沿陣地,他們義不容辭地擔當起了‘排頭兵’的責任?!?/FO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