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文強:師者當有父母之心
前不久,山東輕工業學院收到德州市臨邑縣環保局發來的感謝信, 感謝該校蔣文強教授帶領部分環境科學院的同學在,犧牲春節假期,對臨邑縣污水處理廠進行了調試工作,確保了污水處理系統正常運轉,順利通過了國家海河驗收。蔣文強同時被臨邑縣環保局聘為技術總工,為該縣的環保工作提供全方位技術支持。
育人需要“廣闊天地”
在山東省的環保領域,蔣文強知名度頗高,曾被國家、省、市、縣多級政府部門聘請為專家,同時,他又是省內多家環保企業的特聘顧問、技術總工等,為企業提供技術服務,使自己的科研成果得到轉化。
蔣文強教授的研究領域以環境學科為主,涉及儀器分析、環境工程、生物工程、化學工程以及醫藥等多個交叉學科,極大的拓展了自己的研究領域。近年來,他先后承擔和參與了多項國家及省部級科研項目,獲得各級科技獎勵和發明專利十余項。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蔣文強教授還承擔了了大量企業課題,在化工污水、城市污水等的達標處理方面確立了領先地位,他積極推動產學研結合,幫助企業解決生產運行過程中實際問題,為地方經濟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用他自己的話說:“在基層的廣闊天地里大有可為?!?/FONT>
他對全省各地的企業特別熟悉。去年初,通過他的積極聯系,山東滕州悟通香料有限公司在輕工業學院設立了聯合研發中心,并設立“悟通獎學金”,雙方在人才培養、產品研發、技術攻關等方面開展了多層次、全方位的合作。寒假期間,該公司為環境科學專業的學生提供了部分在崗實習機會,按照職工待遇,給每位學生發放1500元生活補助,另外每年給學生們發放10000元的獎學金?!巴ㄟ^實習給學生更多的機會,為就業和科研鋪路?!笔Y文強說。在他的帶領下,9名大二的學生被安排到公司研發合成中心負責2―乙基呋喃的生產工作,包括投料、萃取、檢測、檢驗等工作環節,為企業創造經濟價值五十余萬元。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今年初,蔣文強教授又與山東康魯環保節能有限公司、德州市臨盤污水處理廠等企業建立教學實習基地、實習就業基地,已有三批學生近50人參加實習,他還與山東康魯環保節能有限公司簽訂“創新基金”資助協議,爭取到每年5000元的創新基金,用于資助師生組織參加各類科技創新活動。蔣文強說:“讓學生帶著項目參加實習,與新入廠的工人住在一起,這對他們了解社會需求、端正學習態度均有幫助?!?/FONT>
師者必備“父母之心”
蔣文強教授非常喜歡和學生交流,即使科研工作再忙,也要承擔本科生的教學任務,擔任班主任工作。擔任環境科學專業08級1班的班主任后,他個人出資,設立了“班主任獎學金”,他還把學校發的班主任費也直接做了班費,資助同學組織各種文體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蔣文強說:“師者必備父母之心?!彼闹袝r時惦記著學生,在市區的一套住房,也成了班里同學出差的中轉站?!拔覀兌加心翘追孔拥蔫€匙”,張銀新同學說,時候學生半夜回到濟南,蔣老師還會親自開車去車站接他們。
蔣文強不但做項目帶著本科生,他的實驗室也向本科生開放。 “我們雖然是本科生,在實驗方面卻享受到了研究生的待遇?!?002級的學生洪衛告訴記者,在蔣教授的帶領下,他成為“國家造紙污染物排放標準”的參與者,2006年參加“全國大學生科技競賽挑戰杯”獲得三等獎。洪衛把自己的成績歸功于蔣老師的實驗室。蔣文強處處想著學生。2008年初,他帶領一個班35人到江浙、上海等地實習,跑了10天,當時的實習補助每人只有240元,而花銷每人至少600元。他到了企業馬上開展技術咨詢、做方案,提出不要咨詢費,只讓企業解決學生的食宿問題。學生在德州實習,蔣文強每天打電話給他們,囑咐他們沒錢就說,在科研上則“逼”他們自己解決問題。大二的學生劉慧對蔣老師的實習教育深有感觸,她說:通過實習,我才知道工作和想象存在差距,才明白需要更加努力、通過改變自己找準人生定位。這一認識都是蔣老師給我的。在學生心中,蔣文強是永遠的老師。許多學生畢業時流淚與蔣文強惜別,蔣文強總是深情地告訴他們:“以前你們在我身邊我是扶上馬送一程,但那只是你們人生的一個階段,我不想成為你們的心理負擔,但以后你們需要我時我會盡力幫忙?!?/FONT>
蔣文強教授還多次指導學生參加“挑戰杯”創業大賽、各種科技大賽,2007年,他指導的“創業計劃競賽”獲全國二等獎,并多次獲得全國和省級獎勵,這在省屬高校十分罕見。蔣文強的科研、育人成績使他榮獲省級社會實踐優秀指導教師等榮譽稱號。
做民盟支部主委就要積極建言獻策
蔣文強教授非常關注社會問題,熱心社會事業,他現任民盟山東省委科技委員會副主任,民盟山東輕工業學院支部主委。他非常注重調動各位盟員的積極性,組織開展各種社會調研活動,了解社情民意,積極參政議政,建言獻策,近年來,支部的多項提案被盟省委采納并被推薦到盟中央。今年3月份,他結合民盟中央的調研課題,組織帶領支部同志開展了“發展循環農業,提升農牧業資源效益”大型調研活動,受到了民盟省委的贊揚。目前,蔣文強教授按照民盟中央提出“鼓勵企業參與辦學、推進高等教育體制創新”的思路,正組織盟員積極開展調查研究,并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建立了多個校企聯合的實驗室和實習基地等,吸引企業參與人才培養,參與科技創新,為創新教育體制開展了積極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