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首套十五米超大型智能剖面觀測浮標系統正式運行

發布時間:2021-01-15通訊員:齊 勇 攝影:齊 勇出處:山東省科學院海洋儀器儀表研究所供稿審核人:孫繼昌責任編輯:婁 峰訪問量:503

1月14日,由山東省科學院海洋儀器儀表研究所、齊魯工業大學海洋技術科學學院和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共同研制的我國首套具有長期、定點、智能剖面觀測功能的十五米超大型智能剖面觀測浮標系統(簡稱“十五米浮標”)在我國東海海域成功布放,正式加入中國科學院近海海洋觀測研究網絡東海海洋觀測研究站觀測陣列。該系統的投入運行改變了我國近海海域缺少長期、定點、實時進行剖面水體觀測設施的現狀,提高了觀測參數的豐富度,為海洋科學研究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技術支撐。



十五米浮標是由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在科學研究對剖面水體觀測需求的基礎上,提出三錨式浮標綜合觀測平臺建設任務并提供資金支持,由海儀所(海洋學院)在已有十米大型浮標系統和三錨系留結構的基礎上進行研制的。在研制過程中,雙方科研團隊緊密配合,共同研究制定項目實施方案,最終經過四年多的科研技術攻關,突破了超大型浮標體設計、智能絞車控制、智能組網技術、三錨系留及其布放方法等浮標研究領域技術瓶頸,成功研制出的我國新一代智能浮標重大技術成果。


十五米浮標由一個中心主浮標體和三個外圍保護浮鼓及配套錨系組成,這種結構有效解決了傳統單錨系浮標進行水下剖面觀測時容易造成設備纏繞的問題。中心主浮標體采用直徑15米的圓盤形結構,具有抗破壞能力強、穩定性好等優點;外圍三套浮鼓的設計使三套錨系遠離主浮體,為主浮體的中心觀測井預留剖面觀測通道,加之智能判斷功能有效避免了錨鏈與剖面觀測設備的纏繞,從而可實現水體剖面數據實時觀測。十五米浮標的智能判斷功能也是一大創新,當惡劣天氣下風、浪、流數值超過安全閾值時可將剖面觀測設備安全回收,待海況好轉時又可自動投入運行。



十五米浮標屬于我國第五代海洋浮標,也是目前國內首套直徑最大、觀測參數最全、智能化程度最高的海上綜合觀測和試驗平臺,它的研制旨在解決我國近海剖面水體觀測數據難以長期、定點、連續獲取的難題,是觀測技術方面的一項創新性應用工程。十五米浮標的成功布放并投入運行,將助力我國在海洋觀測領域向更寬領域、更深層次、更高水平邁進。


綜合新聞

99久久er这里只有精品_久久久久久久久熟女AV_久久国产精品免费一区_色婷婷亚洲精品天天综合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