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齊魯工業大學長清校區迎來6000余名大一新生入學報到。記者發現,校園里不僅出現來自南蘇丹的“巧克力”志愿者,而且在迎新現場化工學院還用上了高大上的“互聯網+”的模式,以微信公眾號為頭陣,輔以微博、網站、QQ群等,這些新技術成為服務大一新生的絕佳利器。
“輕松掃一掃,就全明白啦!”齊魯工業大學化工學院化學類15級新生小劉拿著手機來到報到展臺前,掃了掃展板上的二維碼,令他沒想到的是所有的入學信息、校園常識大全、學校電子地圖、學院專業培養方案一一展現在他面前。
在齊魯工業大學外國語學院迎新現場,有一群特殊的身影格外惹人注目,他們是來自南蘇丹土木工程培訓班的外籍志愿者。今夏在泰安,外國語學院暑期社會實踐隊成立了齊魯工業大學翻譯者志愿協會,并在志愿服務過程中結識了來自南蘇丹的學員們,但他們聽說今天是齊魯工業大學迎新日時,他們紛紛提出,想來體驗中國式大學生迎新。在現場,齊魯工業大學外國語學院的大一新生親切地稱來自南蘇丹的志愿者為“巧克力”志愿者。“新生入校后的第一堂口語課從迎新開始,讓學生提前感受進入大學學習的氛圍。”外國語學院黨委副書記齊燕表示。
在齊魯工業大學信息學院大一新生報到現場,出現了兩樣“高大上”的迎新道具,一個是航拍器、一個是微信打印機。這兩樣迎新道具,吸引了很多家長和學生駐足合影留念。此外,還有大學生現場展示制作的首飾,該校食工學院還拿出了學院自釀啤酒給新生家長品嘗,不少家長一邊喝一邊為食工學院點贊。

大學生現場展示制作的首飾







